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建“蓝领公寓”

(2010-05-24 20:04:29)
标签:

杂谈

    在开发区遇到几位正急切想落户的苏南、浙江有投资客商,他们说我们企业订单充足,品牌顶级,缺的就是工人。现在即使提高工资待遇、宿舍装空调也难招到工人。我就问他们,你们那儿的房价是多少?他们说,县城都要上万了,差一些的地段也要7000多元。我说,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我们随手指了开发区建的“蓝领公寓”, 说这种房子工人买得起,有稳定住房就有稳定的工人。他们点头称是。
    这种“蓝领公寓”专为开发区工人所建。泗阳县开发区2005年建了10万平方米,每平方米1000元;去年又建了17万平方米,每平方米1700元;户型为60、70、80平方米。有三年以上的固定合同工人都可以购买,政府帮助贷款,并提供前5年的50%贴息。泗洪县开发区去年6月开始启动建设5万平方米,每平方米1300元,在开发区工作5年就可以取得永久产权;宿迁经济开发区去年9月启动建设11.3万平方米,目前4.7万平方米已经封顶,计划价格每平方米1500元。
    “蓝领公寓”都是成套房,有别于“单身宿舍”。后者只是农民进城务工的临时栖身之所,条件再好也满足不了新一代农民工对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新追求,他们不会象父辈那样为了满足温饱四出打工、落脚不能落户的生活,而更在意自己在工厂和城市的“位置”,能“安居乐业”。而城市高昂的房价则将他们排斥在外,使他们越发难以融入其中,出现“招工难”也是必然的。而建设价格低廉、定向销售的“蓝领公寓”,使他们进城务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有“家”的感觉,使之情感、交际、娱乐、教育等现实需求都能得到满足。  
    这应该成为新时期工业化与城市化相结合的新路径。“城市留得住人,企业才有工人”、“城市有工人,才会扩大城”。中国很多城市因为产业而崛起,如大庆、襄樊、宝山、鄂尔多斯等。我曾经在南京江北的大厂镇居住过“南化十村”,房子虽小但其乐融融,每天晚上每个窗口都亮起温馨的灯光,人们互相串门交流,一扫流水线工作的单调与疲惫感觉。反观当今世界最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在深圳有42万名员工,却全部封闭在集体宿舍中,工作压力与单调生活造成了今年10起跳楼事件。如果大部分工人能生活在家庭这个情感的港湾,人与人交流的社区,完全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这样的悲剧。这也说明开发区只是单一地容纳企业而不容纳工人,或者工人生活单一地被封闭在工厂而不是完善的社区里,都是行不通的模式。
    因此,宿迁在加速工业化的过程中,在开发区的规划和建设中,要大规模地建设“蓝领公寓”、“工人新村”,既要提供“岗位”又要提供“床位”,让新一代农民工“体面劳动,尊严生活”这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和应尽责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