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其言 助其行
(2009-11-17 23:19:03)
寒流席卷,瑞雪飘飘。这两天到企业调研,先后遇到四位冒着严寒雨雪从浙江和苏南来的董事长,想必也是来看望企业员工的。我们见面之后不免中嘘寒问暖,亲切无比。言谈中感悟到这些企业家的对宿迁的感情、看法、思路也在变化,顿生暖意。不妨撷取几句:
一是,“对宿迁越看越有希望。”一企业老总回忆道,04年到宿迁考察,心里还没有底,当年宿迁的财政总收入还没过20亿元,现在都过百亿了;去年金融危机来临时,我也担心企业会不会倒下来。现在看来都是多余的,在宿迁投资没有感觉到金融危机,相反越发展越好。三年前我们的产品在宿迁月销售200吨,现在月销1000吨,还没有库存。要不是在宿迁投资,象我这样的厂就撑不下去了。因此,决定上三期,一条线的生产能力超过一二期的2倍。
二是,“现在产业转移就要上最先进的设备”。一位企业家说,过去我们到宿迁投资就是想利用你们劳动力的优势,政策的优惠,把落后的设备和产能转移过来。现在看来不行,市场竞争容不得落后产能的重复,没有前途。现在看到宿迁新建的工厂一个比一个好,肯定是大家都认同宿迁的投资环境,有施展的空间,有诚心服务的政府,我们也不好意思不加快发展。几位老总谈到即将的投资都不约而同说出建成国内一流的工厂,引进最先进的新设备,把最好的生产基地建在宿迁等话语。
三是,“抓环保看来是动真的了”。在一个正被停产整顿的化工厂,碰到董事长正指挥把超标排放的管道堵起来,谋划扩大污水处理的能力。这位企业家道出实情,几年前来考察投资这一片还没有什么工厂,我以为要抓紧环保还有几年。结果我去年建成投产今年就叫我停产整顿了,这也应该。你们前两天“环保推进会”上说“不是企业消灭污染,就是污染消灭企业”。看来我要赶紧把污水处理场建好,一个月以后你来看。
四是,“我们要不惜代价靠强靠大”。一个兄弟企业在宿迁打拼七年先后建设三家纺织厂,拥有十几万纱锭,但多属上海国企转移的设备,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经济效益并不好。老总特地找到我谈了想法,他分析了国内纺织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并且只有搞特色纺织才能赚钱,在国内都集中在二三家企业上,我们只有与他们联合才有出路。现在我们找到他们,不惜被打折收购或者零租金承赁,我们也要干。希望我们给予支持。
听了这些话语,感慨万千,客商对宿迁的看法非常中肯,也非常贴切,并且与时俱进,我们的帮办服务也必须与时俱进。更何况企业家还向我们提出了的这个不足,那个困难,更要迅速改进,如金融环境,市场秩序,服务效率等问题。我们要树立这样的意识与理念:“他们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他们着急我们应该比他们还要着急”,竭尽全力地做好诚信服务工作,为客商的投资创造更好的软、硬环境,真情倾心地帮助他们在宿迁更快更好地发展。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