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妇联日前发布《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比例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
这样的比例在劳务输出地还要高。象我们宿迁这样的地区还不算纯输出地,占比也达33%,有20万人。我们对留守儿童采取了很多措施,建寄宿制宿舍,盖食堂,请生活老师,设亲情电话等,解决了相当多的留守儿童生活与监管问题,但这并不能代替少儿期青春期家庭教育亲情关怀。最近蹿红的网络小说《空巢》全面反映了当前农村留守少年的真实生存状态,揭示了留守少年在亲情缺失的情况下产生的孤独、反叛、忧郁、自闭乃至出现暴力等违法犯罪行为的种种问题。
今年2
月1
日在高速公路道口,我与一对刚从上海历经大雪艰难20多小时回到家乡的一对中年夫妇对话,他们说一年才能回来一次,最不放心的就是在县里上中学的两个孩子,去年夏天老师打电话说你的孩子几天没来上课了,我发动亲戚找,结果孩子在游戏机房蹲了几天。我说你在外挣了钱不是也毁了孩子吗?他们无语。当听说我们这里也办了很多厂需要人,他们表示宁愿收入少些,也要回乡就业照顾好孩子。
现在尽管一些地区作出了孩子可以随父母在打工地读书的规定,但这还仅是一小部分,最难逾越的坎是广大务工者在发达地区是买不起房子的,他们仅仅是这些地区的“过客”、“边缘者”,有的工厂虽建有夫妻房间,但孩子怎么可能带到身边呢?更不要说很多无固定职业,低收入零工、被欠工资的人。
让留守儿童不再守望,最根本的措施就是让他们的父母不再背井离乡。不要说我们后发展地区有“发展焦躁症”,也不要对我们千方百计招商引资说三道四,只要注意环境保护,不搞资源浪费,招来的项目越多越好,招来就是就地就近就业的岗位,就业就有收入,创业才能致富,这是后发展地区最大的民生,否则,“聊生”问题解决不了何谈“和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