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真言(修订本)》目录(二)
(2017-06-16 15:36:56)
标签:
石头真言逗红轩红楼梦万斯同钱名世 |
分类: 石头真言 |
第三大部分 “甄宝玉送玉”
第三十七回
一、探春代指南京弘光朝廷
二、众钗之“别号”
三、“白海棠”之寓意
四、“联珠瓶”代指并存之南明政权
五、《咏白海棠》乃南明早期史
1. 探春
2. 薛宝钗
3. 宝玉
4.
5. 史湘云
六、“二金拟题”
第三十八回
一、惜春代表鲁监国政权
1. 藕香榭即舟山
2. “矮䫜舫”即大佛头山
二、“枕霞阁十二钗”即《宋季忠义录》
三、《菊花诗》乃永历朝廷之诗史
1. 忆菊
2. 访菊
3. 种菊
4. 对菊
5. 供菊
6. 咏菊
7. 画菊
8. 问菊
9. 簪菊
10. 菊影
11. 菊梦
12. 残菊
四、《螃蟹咏》讽刺清朝八旗
第三十九回
一、李纨和平儿代表“三藩”
二、“凤姐放贷”代指清廷之以汉制汉
三、刘姥姥代表外藩察哈尔
四、刘姥姥鬼话“三藩之乱”
五、茗玉即崇祯帝
第四十回
一、刘姥姥代表蒙古八旗
二、潇湘馆代指早期永历朝廷
三、秋爽斋代表郑氏集团
四、蘅芜苑代表清朝
五、“牙牌令”演说“南明史(明史)”
1. 贾母
2. 薛姨妈
3. 史湘云
4. 薛宝钗
5. 林黛玉
6. 刘姥姥
第四十一回
一、“茄鲞”代指西南永历朝廷
二、藕香榭代指舟山鲁监国政权
三、大姐儿与板儿之缘
四、妙玉即“南明之血泪”
1. “妙玉献茶”代指孙可望降清
2. 妙玉即流亡缅甸之永历帝
3. “妙玉”即“梅花上的雪”
4. “妙玉之死”代指永历帝遇难
五、“怡红院遭劫”代指清军攻占云南
第四十二回
一、 “撞客”代指明郑政权之登陆复明
二、王太医代表清朝之绿营兵
三、巧姐儿(大姐儿)代表清朝皇权
四、“一百零八两”代指元朝一百零八年
五、“钗黛合一”代指清朝取代朱明
六、“惜春画园”代指清初官修《明史》
第四十三回
一、“凤姐生日”代指顺治帝在北京即位
二、尤氏即招抚江南之洪承畴
三、“金钏生日”即“清朝生日”
第四十四回
一、平儿代指反正归明之金声桓、李成栋
二、“鲍二媳妇吊死”代指孔有德自经
第四十五回
一、凤姐代指退居二线之满洲八旗
二、赖尚荣即耿继茂
三、林黛玉代表西南永历朝廷
四、《秋窗风雨夕》乃伤永历朝廷之播迁
第四十六回
一、金鸳鸯代表漠南蒙古察哈尔部及林丹汗
二、金鸳鸯代表外藩察哈尔和蒙古八旗
第四十七回
一、“赖大花园”代指福建
二、柳湘莲即移师台湾之郑成功
第四十八回
一、张德辉即尚可喜
二、“石呆子”代表朱明
三、香菱代表登陆复明之明郑政权
1. 林黛玉“扬唐抑宋”
2. “香菱学诗”神乎其神
四、《咏月诗》三咏郑氏集团
第四十九回
一、荣国府代指大一统之清朝
1. 薛宝琴代表台湾明郑政权
2. 李婶、李纹、李绮代表“三藩”
3. “邢忠夫妇”和邢岫烟代表漠北、漠西蒙古
4. 史湘云代表外藩察哈尔
二、“拥炉作诗”代指明清交战
1. 宝琴代表郑成功及其郑氏集团
2. 史湘云代表蒙古八旗
3. “芦雪广”代指南明及弘光朝廷
4. 妙玉代表永历朝廷
5. “割腥啖膻”代指明清逐鹿
第五十回
一、《芦雪广即景联句》再现南明战争
1. 第一部分写清军进攻南京弘光朝廷
2. 第二部分写清军第二次南下进攻南明政权
3. 第三部分写清军进攻永历朝廷
二、《咏红梅花》咏赞郑成功之抗清
1. 宝玉“访妙玉乞红梅”
2. 邢岫烟“咏红梅花得红字”
3. 李纹“咏红梅花得梅字”
4. 薛宝琴“咏红梅花得花字”
三、“雪下折梅”代指明郑政权之建立
第五十一回
一、袭人即招抚江南之洪承畴
二、晴雯和麝月代表南明抗清大臣
三、王太医代指反正归明之金声桓、李成栋
四、“大观园厨房”代指永历朝廷
第五十二回
一、坠儿即陈邦傅
二、篆儿即五世达赖
三、“真真国”即台湾明郑政权
四、赵姨娘代表夔东十三家
五、金鸳鸯代表外藩察哈尔
六、“晴雯怒逐坠儿”代指李定国破桂林
七、南北互用之“姑娘”
八、晴雯即张煌言
第五十三回
一、“贾蓉之妻”代指永历朝廷
二、“乌庄头”代表清初汉人四王
三、贾芹代指实力下降之满洲八旗
四、“北府水王爷”即退位归藩之鲁监国
五、“贾氏宗祠”即北京太庙
六、“慧娘”和“慧纹”代指南明四帝及其政权
七、“西楼”代指西南永历朝廷
第五十四回
一、袭人代指“三藩”
二、“凤求鸾”代指清廷之撤藩
三、“贾蓉之妻”代指被俘回之永历帝
四、凤姐笑话“三藩之乱”
五、万钱合著《石头记》
第五十五回
一、探春代表隆武政权
二、赵姨娘代表“联明抗清”之大顺军余部
第五十六回
一、探春即隆武帝朱聿键
二、“江南甄家”代表南明
第五十七回
一、紫鹃代指“扶明逐清”之大西军余部
二、邢岫烟即青藏顾实汗
三、“黛玉认干娘”代指弘光朝廷“借虏平寇”
第五十八回
一、“贾蓉之妻”之“许”
二、“十二官”代表明清历史人物
三、藕官代表南明抗清文武
四、芳官即反正归明之李成栋
第五十九回
一、春燕代表堵胤锡等抗清文武
二、宝玉论“女人”
第六十回
一、赵姨娘和贾环代表忠贞营
二、柳五儿即永历帝朱由榔
三、钱槐即大西军首领孙可望
第六十一回
一、司棋即胁封秦王之孙可望
二、“五儿被软禁”代指永历帝走投无路
三、“秦显的女人”代指实封秦王之孙可望
四、贾环和赵姨娘代表北上夔东之忠贞营
第六十二回
一、宝玉、宝琴、平儿、岫烟之生日
二、“林黛玉生日”即花朝节
三、“宝钗锁角门”代指清廷之迁海
四、“射覆”暗结“金玉良姻”
五、《石头记》即“传国玺传”
六、探春即郑成功
七、芳官即李定国
八、香菱代表永历帝流亡缅甸后之南明
第六十三回
一、芳官之“辫子”
二、“占花名”敷演永历帝流亡后之“南明史(明史)”
1. 薛宝钗
2. 探春
3. 李纨
4. 史湘云
5. 麝月
6. 香菱
7. 林黛玉
8. 袭人
三、妙玉即流亡缅甸之永历帝
四、“芳官改妆剃发”代指朱明被清朝取代
五、平儿即晋封亲王之吴三桂
1. “榆荫堂”代指吴三桂留镇之云南
2. 芳官即坚持抗清之李定国
3. “贾敬宾天”代指永历帝遇难
第六十四回
一、《五美吟》乃南明五大臣之赞歌
1. 西施
2. 虞姬
3. 明妃
4. 绿珠
5. 红拂
二、“尤氏家族”代表降清(金)之明臣
三、“贾琏娶二姐”代指“三藩”之形成
第六十五回
一、尤三姐即平西亲王吴三桂
二、“聘三姐”代指清廷之撤藩
三、“猴兴儿混编十二钗”
第六十六回
一、“三姐自择”代指吴三桂起兵反清
二、“柳二郎”即登陆复明之郑经
第六十七回
第六十八回
一、“赚二姐”代指清廷诱降耿、尚二藩
二、张华代表明郑政权
第六十九回
一、“凤姐弄小巧”代指清廷谋杀耿、尚
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第七十回
一、《桃花行》即“还泪之歌”
1. 人花合一
2. 人花泪合一
3. 泪尽花谢人亡
二、“探春生日”代指郑成功改奉永历正朔
三、《柳絮词》隐写郑成功之迁台
1. 史湘云“如梦令”
2. 探春、宝玉“南柯子”
3. 林黛玉“唐多令”
4. 宝琴“西江月”
5. 薛宝钗“临江仙”
四、“放风筝”代指明郑政权之建立
第四大部分
第七十一回
一、“贾母生日”代指康熙帝即位
二、尤氏即经略五省之洪承畴
三、喜鸾代表郑氏集团
四、“司棋幽会”代指孙可望谋禅受
第七十二回
一、司棋即降清之孙可望
二、凤姐之“血山崩”
三、“贾琏借当”代指清廷调兵遣将
四、“来旺妇倚势霸成亲”代指吴三桂请兵入缅
1. “旺儿媳妇”代指攻占云贵之吴三桂
2. “旺儿媳妇”代指受命进缅之吴三桂
3. 贾雨村代指战斗力下降之满洲八旗
4. “旺儿之子”即留镇云南之吴三桂
五、赵姨娘、贾环代表夔东十三家
第七十三回
一、“金星玻璃”即李定国
二、“呆大姐”代表进攻李定国部之清军
三、迎春即流亡缅甸之永历帝
1. “攒珠累丝金凤”代指云南
2. “王住儿”即“忘主”之吴三桂
四、“待书”与“侍书”
第七十四回
一、贾母代表清廷
二、晴雯代表南明残余抗清势力
三、“抄检大观园”代指清军进攻南明残余势力
1. 晴雯即李定国
2. 探春即北伐之郑成功
3. 惜春即张煌言
4. 司棋即义王孙可望
第七十五回
一、薛宝钗代表取代朱明之清廷
1. 尤氏代表“三藩”
2. 史湘云代表外藩察哈尔
3. 探春代表郑氏集团
4. 贾赦代指外藩察哈尔
二、“邢氏家族”代表蒙古
1. 邢德全代表外藩察哈尔
2. 邢德全即外藩察哈尔亲王阿布鼐
3. “傻舅抱怨”代指阿布鼐负气不朝觐
三、“月”代指曾为桂王之永历帝
四、“中秋团圆”代指清朝一统大陆
1. 贾政代指仕清之汉臣
2. 贾赦代指外藩察哈尔亲王阿布鼐
3. “中秋即景诗”
4. “贾赦崴腿”代指阿布鼐遭革职拘禁
第七十六回
一、“中秋赏月”代指永历帝遇难
二、《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
1. 第一部分写清朝一统中原
2. 第二部分写南明覆亡
3. 第三部分写“三藩之乱”
第七十七回
一、凤姐之“下红之症”
二、“司棋出去”代指孙可望失势
三、“晴雯之死”代指张煌言就义
1. “晴雯出去”代指张煌言被俘
2. 四儿即鲁监国
3. 芳官即李定国
4. 袭人代指明郑政权
5. “灯姑娘”代表降清之明臣
6. “寅时”代指康熙三年
四、“芳官出家”代指李定国之死
第七十八回
一、“寻秋赏桂花”代指明郑政权仍奉永历正朔
二、宝玉之“靛青的头”
三、 “晴雯之死”代指永历帝遇难
四、《姽婳词》乃志南明君臣之忠义
1. “鬼话”之林四娘
2. “林四娘”代指南明四政权
五、《芙蓉女儿诔》乃悼南明之亡
1. 《芙蓉女儿诔》之特点
2. 《芙蓉女儿诔》
3. 《芙蓉女儿诔》实诔林黛玉
第七十九回
一、孙绍祖即大西军首领孙可望
二、夏金桂即“封藩”之吴三桂
第八十回
一、“香菱得干血症”代指明郑政权覆亡
二、天齐庙(东岳庙)即“太虚幻境”
三、迎春即移跸安龙府后之永历帝
后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