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说:乡里乡亲

(2007-01-18 20:45:04)

小说:乡里乡亲

    小毛驴儿挺着脖子拉车,那车就吱吱扭扭地响,车轮上的臭泥巴粘上又掉,掉了又粘,那驴儿的脖子就挺得更直,一路呼着粗气,在身后留下两道歪歪扭扭的泥泞……自从阿兔回到家乡当了扶贫工作队长,本家哥哥阿七就神气起来。老光棍阿七躺在车栏里,任由那驴儿晃荡,眼里只有蓝蓝的天和一丝丝棉絮样的云,那天和云就变幻出各种各样的神态跟他玩儿。那棉絮样的云丝其实是很有意思的,早年在山坡坡上放羊,阿七就喜欢随处仄楞着身子躺下,掉了扣子的衣襟便坦露出胸脯,任凭那阳光伸出暖融融的手儿抚摸,两眼就盯着天上的云丝嬉戏。那时候,他还年轻,看那云丝就像年轻女人,喜笑怒骂,挠首弄姿,娇羞嗔臊,耐人玩味。后来分了田,他不会侍弄田地,就驾起一套小驴儿车,春天帮人们送粪犁田,夏天倒腾些化肥农药,秋天就给各家拉庄稼。有了这套小驴儿车,他便喜欢躺在车栏里看那棉絮样的云丝,这时候就有了跟他相好的女人,那棉絮样的云丝就总像那个女人的笑脸。近年来天上无云,他心里就空荡荡的。天上不掉雨点点,田地里就没活干,他那小驴儿车也便不再忙碌,能帮上别人忙的时候就少,那女人就不再理他。于是,他就骂那女人是“旱井”,言外在说:天上一没雨她那里也就不出水儿!
    小驴儿车派不上用场,阿七只好重操旧业,又给各家各户拉起羊群,骑着小驴儿进山放牧去了。但天一旱草也少,那羊便显得肉瘦毛长,唯独他那小毛驴儿却膘肥体壮,毛儿黑亮。其实,那驴儿卸去了车,就光吃不干,自然肥壮起来。但乡亲们不去想这一层,瞅见那驴儿再瞅羊儿,心里就有意见。尤其是那个被骂成“旱井”的女人,她跟阿七咋说也好过,这事谁不晓得?她男人也闭着一只眼睛,默许阿七进家拉“边套”。虽说这两年不愿跟他来往了,但终究与“外人”不同。可眼见着她家的五只羊瘦得可怜,她就想肯定是那死阿七报复她。这样一想,她的心里就更是憋着一股气!经几个舌头长的女人一挑唆,她就更坐不住。一日,这女人叫住十八岁的女儿说:“去,叫七叔来。”阿七就跟着那两眼水汪汪的孩子去了。村人们都说,这孩子长得像阿七。一老一少走在街上,就难免有人多瞅两眼。但阿七进那女人家门还不到一袋烟功夫,那家院里就吵嚷起来,人们看见阿七抱着流血的脑袋跑得好快好远……
    事后有人劝合,才知道原来竟是那阿七糟踏人家女儿,被那家男人和女人现场抓住,接着才有阿七抱着流血的脑袋跑出村外的一幕。之后,那“旱井”的男人牵走了阿七的小毛驴儿。又过了些日子,有人竟怀疑那事有诈,说那孩子绝对是阿七的骨肉,咋能有这事?于是,好事人就去问,但自那事发生后孩子却辍学回家,永不出门。窜门儿的女人们悄悄提起那事,孩子就哭,两眼汪汪不止。人们便更加胡乱猜度,没几日,就有许多个版本的阿七故事流传开来。
    阿七养好了伤,渐渐听到村人们编排他的那些故事,起先也不愠不火,但有一日在别人家喝了酒后,却突然带着一把杀羊刀闯入那家,手里那刀亮闪闪的在院里屋外乱晃一通,吓得那家人屎尿在裤裆里乱淌,唯独那女孩儿却坐在炕上不动,阿七那醉眼里还分明瞅见孩子跟他笑哩。阿七嘴里的酒气喷出一阵怪笑,牵着小毛驴儿扬长而去。
    那家人丢了脸面,一纸诉状把阿七告到了法院。
    谁也没想到,这事闹得比“祈雨”还灵验,旱了大半年的老天突然下了一场暴雨。遭受了大旱大水的侵害,地里长不出庄稼,人没粮吃,牲口没草,住人的窑洞和畜圈全塌了,全村人畜越冬就立马成了横在眼前的大问题。由于道路原因,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救灾物资用大汽车拉不进来,只好先放在乡里,再用牲口拖或小车子拉。阿七的小驴儿车便重又派上了用场。正当阿七躺在车上瞅那天上棉絮样的云丝,两眼有些困涩,头脑昏沉的时候,一辆警车横亘在当路,驴儿车停了晃荡,阿七的头脑就不再昏沉。
    阿七被法官们带回村作了讯问笔录,接着又有记者称阿七“捅了大娄子”,阿七就说:“你们算个球,老子不怕…”那记者一男一女,被阿七呛了个白脸,心里咚咚发慌,就又找村官,却是找不着。再看看那几位身着制服的法官,就又像苍蝇想订上去闻闻味儿似的,但见人家不瞧不理的样子,只说没事没事,便似没趣。可闲转悠一气,那俩记者却还是一副不恳善罢甘休的样子,从包里掏出一封皱皱巴巴的信,就打问着进了“旱井”家。阿兔看见了,怕真的出事,赶忙跟着进去,小心问记者是哪个新闻单位,俩记者看他的样子像个小学校长,便不屑地掏出一个小本本晃了晃,并威胁说:“告诉你们革委的头头,叫他们小心点儿!”之后就跟“旱井”交谈,不再理他。阿兔心想,既是记者,竟不知现如今早没了"革委",这种水平连作文人都不佩,套个“文人败类”的雅号就更牵强啦!于是扭转头来,暗自一笑,脱口吐出俩字儿:“痞子!”就挪动脚步踱出门来。
    阿兔前脚出门,那“旱井”就后脚把那一对男女赶将出来。她一听是问那死阿七的事儿,原本心中就觉有愧,再加上来人伸手跟她索要打“的”钱,就更是火冒三仗,高声大嗓地骂个不停:“从哪儿冒出俩野籽儿,俺们乡里乡亲的事儿不用你们管!老娘给你们打‘的’,老娘给你个逼!”

小说:乡里乡亲

野兔旧作  于2002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