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伤了
(2023-06-25 22:08:24)
标签:
饮食食物记录生活 |
分类: 随笔 |
小时候,对什么东西吃到再也不想吃或者某人说实在不想吃某样东西的时候,妈妈就会说那是吃伤了,小时候对吃伤了这个词没有什么感觉,现在想来,那个时候食物匮乏,而且再往前的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国人很多都处于吃不饱的状态,“吃伤了”应该很少有吧,或者,那只是某些“富裕”者的专利?
上班之后,在单位有时候大家聊天会说起家里吃什么,说到地瓜,城市里长大的孩子都是喜欢的,有人有时候会带着煮熟的地瓜到办公室吃,有时还会多带几个跟同事分享,至于烤地瓜,几乎是人人都喜欢的,说几乎,就是还有人不喜欢,我们办公室的一个同事就不吃地瓜,哪怕大伙都热火朝天的吃,她也不吃,她说从小在农村没有粮食的时候,天天顿顿都吃地瓜,已经吃到怕了。这就是我们说的那个“吃伤了”。
有一年,我姐姐姐夫带着儿子从深圳到河北探亲,爷爷奶奶对孙子喜欢的不行,包了一顿羊肉馅饺子,看孙子那么爱吃,就一连包了好几顿,直到孩子不想吃吃不下了,这也就是吃伤了,我姐回来说,以后在老人面前真不能说爱吃什么,一说爱吃就天天给你做。
就是这个天天做,天天都吃同一种东西,就会吃伤了。吃伤了,深究一下,大概就是不管是你的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对这样东西反感了,不想再碰了,生理上的自然抗拒,令你无法再接受,哪怕拿到眼前装到碗里,你都吃不进口咽不下去,甚至一想都反感或者反胃。
吃伤了和吃腻了还不一样,吃腻了,一般都是某样东西,不清淡不清爽,比如太油腻或者太甜,你就会说太腻或吃腻了,这个腻一般都是当时当刻的一种感觉,下回遇到了,你会说这个东西有点腻,但你还是能吃一点,若是吃伤了,就不会再碰。
我在沙头角的时候,天天吃饭堂,饭堂的饭菜又实在是乏善可陈,有时一进饭堂就能闻出来厨房做了什么菜,有时候真的觉得难以下咽,经常是凑合着吃。也是那时知道有方便面这个东西,当时当地叫“鸡汁面”,看上去还挺有营养的,我们都喜欢吃,但也并不能经常吃,有一次我实在不想吃饭堂的饭,就泡了一个面吃,哪知道那天夜里就开始牙疼,还疼的特别厉害,我反复的找引起牙疼的原因,最后我觉得是方便面的辣引起的,后来,我有好几年都不再吃方便面,一想到就很抵触,我想这也是一种“吃伤了”的表现吧。
想到这个“吃伤了”,是今天吃麻花,对麻花的油味儿有了比较大的感觉,麻花是表姐寄来的,大老远的寄点东西也不能说就寄一个两个的,所以,就会断断续续的吃几天,今天吃最后一个的时候,边吃边想,可别吃伤了。
这个词一跳出来,我就想到了上面说的那些,接着我又想到有一次和好友聊天说到心灵鸡汤,她说年轻的时候特别喜欢看鸡汤文,后来年纪大了就不感兴趣了,现在更是不看了。我就想,心灵鸡汤太浓,或太频繁的喝,也是会“吃伤了”的吧。
还有那些网络的正能量大V们的言论,雄赳赳气昂昂的,会不会一不留神也让人“吃伤了”呢,还有“塔西陀陷阱”会不会也是“吃伤了”的一种现象或连锁反应呢。
记得老爸曾经说过“美味不可多用”,说的就是再好的东西你总是吃总是吃也会变的不美味了,或者就把你给吃伤了。心灵鸡汤也一样,说一遍两遍就好,让人自己悟就好了,猛灌未必有效,弄不好结果还是吃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