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徐坤)2002.4.3
人总是经受不起感情的摧残,人又总是最注重情感的依附。如果没有情感没有爱,那生活就无异于惨淡经营。
而爱呢?必有一个载体才会发出华美的光彩。就象付笛声的歌“知心爱人”,又知心又是爱人才是最美满的。假如知心的不是爱人,而“爱人”又不知心,那也许是美中不足,也许会让人心痛。
38.《读者时代》(师永刚)2001.6.21
这整一部书读下来,不知流了多少次泪,就象阅读《读者》时流泪一样,是受到感动,是因为那些话语触到了心灵深处,最初知道《读者》这个杂志是在沙头角时听一个同事提起(还以为他说的是美国的那本杂志),当时还没看过,因为看过一本香港版的《读者文摘》就猜想这本也不会错,就到邮局订了当年全年的,待拿到手看了之后,就再也没有中断的订阅至今。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本杂志,这么多年来,凡订的杂志都保存下来,也曾有一个想法,等我的孩子长大了,可以让她也看看,从去年开始,女儿已经开始阅读当期的杂志,并且发表她的意见。
《读者时代》这本书记录了许多与这本杂志有关的故事和这本杂志后面的人的故事,因为每一期都看过,所以书中说到的许多事情,比如书价,比如广告,比如读者林等等,都知道,还有书中提到的文章以及文章背后的故事,和一些杂志中的变化,都让人觉得又亲切又感动。
将近20年了,与这本杂志是不离不弃的相伴而行,虽然没有象有的读者那样从杂志中获得力量成就了一件事情,或处理好了一件什么事情,但是20年看下来,还是有一种暖意在心中,就好象总在一种氛围的熏陶之中,虽无大成,但潜移默化的作用还是有的,那就是让自己以平常心去看世界,以和善的心去待人。最喜欢《读者》里的一句话:“送人玫瑰之手,历久犹有余香”,我想,我更看重的是这余香,就是在帮助了他人之后,自己所得到的愉悦可能不亚于他人,所以帮助他人在自己来说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儿,而总是浸润在那种愉悦之中才是最大的收获。
《读者》编辑部的编辑们20年来初衷不改,风格不变,表现出一种难能可贵的坚持精神,同样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所做的一系列的公益事情,真真是令人感动和敬佩。在如今这变化快的世界里,《读者》能以不变应万变,在变中保持风格,真是极不容易的,没有深厚的“内功”也是做不到的。
自己是一个疏于参与的人,与这本杂志同行那么多年,却没有过任何参与的行动,有时有些想法想写过去,最终也是没有动笔,虽然如此,《读者》对我仍然是最有影响的一本杂志。
去年尝试向深圳晚报投稿,第一篇稿件就是以《读者》的一篇文章为开头的,也可算是读后感吧,现在想起来,觉得有些巧,可正是因为这样,我的第一篇稿子能与《读者》有关联,细想起来,感到非常欣慰。
《读者》是属于读者的,是编辑们奉献给读者的心血,作为一个读者,我真诚地向这些编辑们致敬,我祝愿《读者》成为一棵长青树,永远福荫需要它的读者。
39.〈〈牵手〉〉(王海鸰)2002.12.2
我看《牵手》,并不是牵不牵手的问题,而是如何牵手的问题。那种传统的利他的美德也并不一定就能让手牵得更牢。所以,人不能丧失自我,要不断的完善自我,要在善待别人的同时,学会善待自己。
王海鸰说的故事很好看,也很真实,在现实中就是有这样、那样的女性,她们总是在用心去编织自己的生活,编织自己的梦想,甚至不惜牺牲自己。
40.《生活秀》(池莉)2003.3.19
都说人生如戏,生活就是一个大舞台,每一个人都是这个舞台上的一个角色,都在“作秀”,区别在于有的人真诚的饰演自己的角色,有的人“秀”的过了;真诚的人自然与人为善,利人利己,虚伪的人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戏演的很不成功。
以生活作秀,须有大气度,善待生活,善待他人,善待自己,自然秀得出彩。
41.《爱入膏肓》(李绵星)2003.3.23
只是感动——为了爱情,爱情可以是很多种的。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的爱情都令人心有所动。
当爱情以温婉的面目出现时,她给人的是温暖和幸福;当爱情以一种惨烈的结局出现时,她就会让人肝肠寸断、心疼欲绝!
我们到底能把握什么呢?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我们如何截取属于我们的爱和奉献我们的爱呢?
42.《冷唇》(赵凝)2003.4.5
人生好象就是这样,有时就是陷在一种迷惘之中,有时又在幻觉之中,有时更是在梦境之中。
活着活着竟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着!不知道自己在干着什么,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意义何在,不知道这一切是为了谁为了什么!
难道能够拯救灵魂的竟是爱情吗?那么是什么可以拯救爱情呢?那又是不是所有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爱情呢?
43.《梦系廊桥》(罗伯特·詹姆斯·沃勒)2003.4.17
无法忘记看《廊桥遗梦》时的感动,那种锥心的感动,深夜里泪流满面无法入睡。前年,把书找出来重读一遍,感动依旧,仍然是泪流不止,这第二次的阅读,有很大的成分是借别人的故事流自己想流的泪。
再看续集,已没有了那种“惊心动魄”,但是那种深深的情感却沉淀在主人公的心底,有多少爱情是刻骨铭心的,有多少爱情又透露出那么一些无奈。无论如何,总有一种天长地久的爱让人地老天荒的向往着,总有一种人痴心不悔、致死不渝的爱着。
44.《胭脂帝国》(赵凝)2003.4.22
说不上在遭遇爱情的时候是不是就遭遇了一场赌博。但是,有的时候爱情的来临带来的是一场感情与理智的搏斗。爱情的“强大”就在于它可以让情感背叛理智而欢欣起舞,并且以一种放飞的快意去嘲弄那在此时显得软弱无力的理智。
只有现实是残酷的,飞扬的爱情最终还是落下地来,当理智占了上风的时候,爱情就退避三舍了,可是所谓的理智难道就是正确的吗?没看到此时的爱情如暴雨后的梨花吗?没看到此时的情感已如凋谢的玫瑰吗?
45.《我的视觉日记》(王小慧)2003.5.7
听小慧把她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心里充满温暖和温馨,她的叙述就如同坐在你的对面,向你一人而说,又让人觉得没有距离感和十分的亲切。而最令人欣赏的是她以自己的方式解读生活、感悟人生、演绎生命。
小慧给人的感觉是大气而优雅的,真的是独一无二的。除了运气和才气之外,还有着非凡的灵气,所以她能成。
46.《我的非正常生活》(洪晃)2003-5-20
翻开洪晃的《我的非正常生活》,把电视调到CCTV-11,听着京剧看着洪晃的文字,有一种传统和现代交替的感觉,其实洪晃是六十年代生人,又出生在大红门里,不能说是完全的现代派,但因为她的经历和她所受的教育和文化熏陶,她又实在是很现代的,这样在她的身上也是传统和现代的交融吧。看她的书,特别喜欢她的性格和为人,对她说话和行事的风格也是忍俊不禁,这真是一个性情中人。对待生活和事业她是有一种洒脱的真知灼见的——做自己喜欢的事,让生活更轻松一些,很欣赏也很佩服。
47.《落日》(方方)2004-2-4
如果连天理良心都不要了,那人类也就差不多玩完了。
48.《不嫁则已》(王海鸰)2004-2-7
生活中有太多的无奈,太多自己所无法把握的外部因素,太多的“好心人”的干预,因此,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只有良好的愿望还远远不够,还要有坚定的意志——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所爱,绝不动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