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洋柿子

(2023-05-29 22:49:07)
标签:

洋柿子

西红柿

番茄

记录

生活

分类: 随笔

西红柿,即可以当水果吃也可以做菜,一般人都是从小就认识的,我小的时候,因为到惠州之后,住房靠着山,家家都会种一些蔬菜,也有种西红柿的,那时,可以把西红柿摘下来就吃,完全没有顾忌,那时摘西红柿和吃的时候都会闻到一种很特别的味道,现在的西红柿几乎没有这种味道了。

跟沈阳的表姐说起西红柿,表姐还是管西红柿叫“洋柿子”,这个称呼其实是很熟悉的,只是已经多年不用了而已,小时候我们也都是说“洋柿子”的,那时我很自然的以为这个叫法就是要跟树上长的那种柿子做一个区分,一点也没想到这个“洋”字代表它真的是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

后来知道它是引进品种却却又不叫它“洋柿子”了,不过这个西红柿的“西”,还有番茄的“番”还是这个“柿子”的洋烙印。小时候真的是当水果吃的时候多,长大之后主要用来做菜,只是偶尔的生吃。

现在能接触到的西红柿的品种挺多的,个儿大的,个儿小的都有,口感也不一样,表姐曾经给我寄过樱桃西红柿,最近又给我寄了铁皮西红柿,都很好吃,起沙、也甜,我还都是用来做菜吃。

也不知道是不是怕生吃西红柿不卫生,反正是极少再生吃了。前天表姐又给我寄了几个特别大个儿的西红柿,今天我看这西红柿已经全红了,摸上去也有点软了,正好有点渴,我就切了生吃了。

没想到这西红柿一点甜味也没有,真的是淡淡的,果肉倒还是粉的,有一点起沙。吃着这个西红柿我想起了九十年代第一次去乌鲁木齐的时候,朋友开车带我们去天池,路上拿出几个西红柿大伙吃,我拿在手里,一口咬下去,谁知道那西红柿有那么丰富的果汁,一个不留神,果汁直接溅到汽车的顶棚上了,那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西红柿,又甜又沙又多汁。

在乌鲁木齐玩的时候,正是葡萄下来的季节,我品尝了各种葡萄,早上起来就拿着一袋葡萄代替早餐了,当地的朋友颇感惊讶的说你怎么那么爱吃葡萄,在乌市的那些天我天天吃葡萄,离开的时候,我就没有带葡萄,而是带了一纸箱的西红柿。

回到深圳,我拿了一些西红柿给同事们品尝,同事们都说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西红柿。只有肖工说你知不知道全国的西红柿就是新疆的是最好的,所谓好就是甜度高,植物色素也高,所以,做番茄酱的大多是新疆的西红柿,这是我带回新疆的西红柿之后获得的知识。

西红柿炒蛋是最最常见的一个家常菜,每每说不会做菜的人要表示自己并不是不会的时候,就说起码会做一个番茄炒蛋,哈哈,但是这个看似简单的菜也不一定都能做的好吃,我是做了多年的这个菜之后,才听一个朋友的儿子说做西红柿炒蛋要放一点番茄酱才更好吃,后来我试了一下,果然,前段时间又看到一个视频,那样做西红柿炒蛋的方法基本就代替了放番茄酱,我也学着做了,效果也很好。一个简单的菜,做起来也是各有各的高招。

去年,住在山下一个同学的妹妹给了我几棵西红柿的苗,我种上之后,小苗长的很快,我也没有技术,后来看了一些视频说要打顶或压枝,我都没做,苗就长的很高也开了很多花,但一个果也没有结,今年那个妹妹问我要不要西红柿的苗,我没有信心种就没有要。

洋柿子原产地是南美洲,当时是作为观赏植物传入中国的,到19世纪中后期,中国人才开始吃番茄,并开始大面积种植。经过这一百多年的种植,原有的品种肯定已经是经过改良了,也发展出了更多的品种,洋柿子可以说已经不洋了,但是不管你叫它哪个名字,还是有它特定的漂洋过海的烙印,不但是烙印,基因也应该在,要说追根溯源,那还是不能抹杀这柿子的“洋”,想必,洋柿子也是不想、不愿意忘本的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