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偶思·杂记(8)
(2023-03-27 23:05:49)
标签:
日常随想随记生活 |
分类: 随笔 |
老已至
人们感慨岁月流逝的快,感慨不知不觉的就老了,会说:“岁月是把杀猪刀”,一开始听到这句话我也没多想,反正是说岁月无情的意思吧,现在想写写“老”这个话题,自然想到这句话,可为啥是杀猪刀呢,又怎么杀呢,难道是“剐”的意思吗,一刀一刀的就把人剔成了瘦骨嶙峋的样子了?
说岁月是把雕刻刀,是不是准确一点呢,岁月这把刀把你经过的时日一刀一刀的雕刻在你的脸上、你的身上,让你的背驼了,腰弯了,脸上满是皱纹了。即使你去修饰,不让岁月的痕迹落在脸上,但那不代表你的心里就没有刻痕。人们能够粉饰表面的东西,却无法或很难销蚀掉经历给予内心的磨砺。
那句最美不过夕阳红,是有些哲理的,就是最美的东西不一定能长久,但“不长久”这一点也未必能掩盖住那“最美”的瞬间。只是,我觉得这句话抚慰的作用更大一些。
人老了就如日薄西山,就如秋收之后,形态是明显的在那的。前几年还在说老之将至,现如今每每对镜,就觉得老之已至,韶华已逝。会禁不住对镜子中的自己说一声:老太婆。
现在的人普遍都是外貌比实际年龄要年轻些,心理年龄也更年轻一些,常常是说到年龄都不觉得自己有“那么老”了。但特别劳累的人会显得未老先衰,说到未老先衰,我觉得更重要的是避免精神上的未老先衰,我们应该尽量做到老而不衰。
美等不等于漂亮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好像是从最近这三年开始的吧,很多文章里写到美国,视频里说到美国,都用了“漂亮国”这个说法,不知道,英语里的“美”和“漂亮”能不能划等号,是不是一个意思。
如果国名只是音译,那么我觉得这个“美”和“漂亮”就是没有关系的,在加州的时候,有一次去渔人码头,还看到岸边的地上刻着字,记录着某一年日本的船只从这里登录米国,对,当时日本管美国叫米国。
其实在汉语里,美也不能完全和漂亮划等号吧,形容一个人的长相,可以用美也可以用漂亮,但这两个词还是有各自的“领域”的,比如说“干的漂亮”就不能说“干的美”,比如说风景很美,说风景漂亮就不大合适。
看短视频里面配的文字,太多“错别字”了,说错别字当然是不准确的,因为那大概率是配字幕的人硬是要那样写的,比如最近看到一个“穷”字被“琼”代替了,这也实在是南辕北辙了吧,琼的原意是“美玉”,琼=美玉,穷能=美玉吗?
这三年,因为病毒的侵袭,汉字也感冒了,大号的感冒,有很多字都得了过敏症而不能以原有的面貌出现了,汉语知识里的“同音假借”大行其道,但又完全不是原本意义上的同音假借,这,真让人觉得无奈。
关于随想
最近,写了这么一个系列的日常偶思杂记,主要是随想的杂记,因为在日常中太多这样的随想,不记则丢,其实不记也就不记了,可又还是想记一笔,如此就很琐碎,因为懒得铺开去说了,也就片段似的,可能什么都说了,却什么也没说清楚。
昨天写的《关于家的拉杂谈》,虽然跳出了这个杂记的系列,但之前还是想编在系列里的,只是一写就写的有点长,也就单独成篇了,单独成篇却没有跳出片段式的框架,所以题为拉杂谈。
所谓拉杂谈就是把跟沾了“家”的边儿的词或事凑起来一说,每一个也都没有深入,没有细说,可以说是浮皮潦草,属于想到什么说什么,所以有朋友留言就进行了补充,这真的挺好的。
也有朋友私信我,说的内容我还不能很明确的理解,可能是我才疏学浅吧,又或者是朋友比较严谨和我考虑的角度不一样,我想我写东西是随意了一点,既然还有朋友看,就应该严谨一点,以后,我注意一点吧,但也许很难改。
这样的杂记写下来,可以将日常随想记录下来,若每一条都成单独的一篇,就不可能在这几天里都写出来,所以,一旦这么写,我还真就喜欢这样写了,一直关注我文字的朋友如果不喜欢,那就在这里说一声抱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