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的拉杂谈
(2023-03-26 22:55:16)
标签:
房子家庭家生活 |
分类: 随笔 |
家,也分很多种,父母家,自己家,儿女家,爷爷奶奶家,一般情况下,结了婚的人,就称自己的家为家了。
这两天的天气变化是气温下降。每逢刮风下雨,或更恶劣的天气,我都会想幸好还有一个房子能够保护自己,如果人还没有进化到会盖房子,那得遭受多少生死考验啊。
家,我们人类以什么为家,这也是有一个进化过程的吧,以岩洞为家,以窑洞为家,以茅屋为家,以地窨子为家,还是以砖瓦房为家,以楼房为家,以别墅为家,还有,以房车为家,以四海为家。
人们在成家之前是以父母家为家的,自己结婚了,就有了自己的家,家总是和居所也就是房子并存的,没有房子谈何家呢,可也有一种说法是:你有房子你不一定有家。
你拥有了一个婚姻,拥有了一套房子,那你就有一个家了,那么单身独居者的那套房子算不算是他的家呢?我搬回惠州之后,女儿在公司附近租了一套房子住,她跟我说下班回家了,我总觉得怪怪的,觉的那是家吗?
在央视记录台看过一个讲动物的节目,摄影师拍到一只小鸟,雄性的,有漂亮的羽毛,它要招亲之前,先选好一个地方。做出一个巢穴,巢穴前的场地还打扫的干干净净的,还采来一两朵鲜花放在鸟巢的门口,然后开始跳舞,吸引愿意和她成亲的雌性小鸟。你看,连小鸟在娶亲之前都要收拾出一个漂亮的家来。动物在生孩子之前也都一定会弄个巢穴,好哺养孩子,草窝窝地穴窝窝对它们来说都是家。
人就更是了,成家成家,首先就得布置新房,至少得有一个栖身的场所,安居乐业,就是你即使要努力工作也得先有个能安身的居所。
虽然房子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但你把它当作家它就是了,有家的感觉会让你踏实,如果这个家还是两心相悦琴瑟和鸣的两个人组成的,那就更美好了。
这些年的婚姻恋爱观有很大的变化了,我们年轻时常听到常被人说起的“婚姻是恋爱的坟墓”这句话,已经基本听不到有人说了,说到家这个话题,我想那句话似乎可以组成这样一个等式:婚姻=家=坟墓。如果一个家里,不再有爱存在,那不就如同坟墓吗。
把家等同于坟墓,没有这样经历的人可能体会不到。但还有比坟墓更可怕的一种“家”,就是如同监狱的“家”,在这样的“家”里,有受霸凌的成员,有戴着锁链生活的成员。这样的“家”,你真的能定义这是一个家吗。
在影视剧中,在现实中都能看到这么一种情况,相恋的男女双方,往往是男方会对他喜欢的女孩说:我要给你一个家。这个承诺是很温暖很实在的。但我们也能看到很多带着条件找对象的女子,开口就是你有房有车吗?在这里男人说的给你一个家和女人问的有没有房,是一回事吗。
我想,会不会是这样,一个说的是带点虚拟性质的美好的温馨浪漫的家,只要两人在一起就是一个家,一个要的是实实在在的用砖石修建起来的坟墓。不过坟墓比监狱要好点吧。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乌鲁木齐认识的左大姐,特别温厚,待人热情,那些年时不时的还通个电话,每次打电话时她都先说一句:你在房子里呢,意思是你在家啊,第一次听,我还想他们是这样说的啊。我也经常会想起这句话,我觉得这句话挺妙的,就是不管你成家了没有,不管你在自己家还是住在父母家,不管你这个家是不是已经解体了,都不在说话人的考虑范围内,人家只是在意你是在房子里还是在室外或什么公共场所甚至是野外,哈哈,去除一切定义,房子就是个房子。家,也只是一个概念。
作为一个概念,最了不起的大概就是四海为家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