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si与色[shi]

(2023-02-09 23:24:09)
标签:

语言

文字

方言

生活

分类: 随笔

前天写的《一个有音无形的字》,说的是惠州方言里的字,因为想要写一写这个字,我认真想了一下,到底是当时我们大院里的子弟说的,还是惠州的地方方言,我并不会说惠州话,不敢确定,我就问了丁子,她会说惠州话,她很肯定的说是惠州话,用惠州话说是“好sái”,而我们说普通话的一般是说“很sái”。

问完了丁子,我又问了我的一个这一辈子都没离开过惠州的同学,她说可以确定,是惠州话,以前就是这么说的“好sái”,他还问我你要写吗,这个是没有字的,我说是啊,只能说是写一个写不出来的字。

在公众号发布之后,明明说“这个音在徐州和山东都代表棒。很爽的感觉,某件事做的很漂亮都可以说很‘塞’,和你们那里正好反着”。文字组成的词语,经常会因为解读的不同而产生歧义,或者相反的意思,而写不出来的字,读音相同意思相差十万八千里的,这个,我以前还真的是没注意过。

写那一篇的时候,查了一下《新华字典》知道这个saishai读音包括不同声调的字非常少,也是因为查字典,看到了色字的另一个读音,第三声shi ]。其实,色 [sè]读作shi ],这个我一点都不陌生,我们东北人说颜色的色,发音就是shi ],比如酒席上说喝葡萄酒,被说成喝果酒或色shi ]酒。挑选服饰的时候,也会说:你喜欢什么色shi ]儿的,其实也是色shi ]字的儿化韵了。

查字典,会发现有的字后面有括号注明是方言的音,比如相连成对的“孖”字,这个字就注明是【方】言的读音,那么色的两个读音的区分是什么呢,第三声的色没有标注为方言,对它的解释是:同色,用于一些口语词,比如“落色儿”、“掉色”,“不变色儿”。

字典对第四声的色的使用举例是:颜色、脸色、景色、货色、成色、姿色、情色。那么“好色”的色也是第四声的。丁子在看了我写的关于sái字的那篇文之后说:“好sái”,就是“好色”。

哪怕是使用惠州方言的人,这个字也已经几乎不说了,这可能也是跟社会的文明开放有关吧,比较多的使用这个字的那个年代,“耍流氓”这个词也经常听到,但是“sái”,似乎还没有到“耍流氓”的那个程度,那时也没有“性骚扰”这个说法,“sái”的表现也就是我之前的文中提到的那些,说到底也就像丁子说的就是“好色”而已。

说来很有意思,这个“好色”可以和“好sái”划等号,而好色的色如果读成第三声,那么与读第二声的sái还是比较接近的,把读音稍微偏一偏,“好色shi ”和“好sái”就几乎是字面和读音的意思完美的一致了。

有一些文字会渐渐的不被使用了,有一些因时代而产生的新词也会因时代的变迁而渐渐被抛弃,方言是一种很有历史感的语言,方言的使用和流传的时间也是比较长并被自觉不自觉的传承下来,但有的地区的方言也渐渐式微,有的方言虽然一直在使用,也还是会有一些“部分”的流失,比如这两天说的这个惠州方言里的有音无形的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