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今之审美

(2023-01-15 21:54:22)
标签:

视频

审美

虚幻

生活

分类: 随笔

有人说看美女也会有“审美疲劳”,虽然审美疲劳也用在其他的方面,比如对一些园林的设计,对一些文法的利用,以及一些被模仿的行为等,但对人的相貌,尤其是太过于人为的精致的装扮,真的很容易审美疲劳。

日常都会有审美疲劳,那么频繁的被推送到你眼前的“美貌”,就更容易审美疲劳了。现实生活中,一个普通长相的人要想容颜出众,那么是要费一点功夫的,化妆要化的好,既好看还要自然,更显化装者的能耐,整形和微整形不算。

不得不说如今科技进步有了犀利手段,让人瞬间变的年轻貌美,肤质细腻白里透红,差点就可以说是一掐就出水的嫩。这种“变脸”还一点都不费劲不花钱,一秒都不用就成了,手机里的拍照功能就有。

因为便捷,因为好看,人们拍照片会用一个“美颜”功能,拍出来就好看很多,至少能年轻几岁或十几岁,脸上的皱纹自然是不见了。最早还只是拍照有这个功能,后来,连动图拍视频都可以美颜了,这个“美颜”在拍视频上似乎比拍照片的功能更强大。因此,几乎所有拍视频的主播就都用上了这个功能。

我过去是不怎么看视频的,那时的视频很多都是拍一些事情和一些场面,后来主播出镜的视频越来越多,正好我也越来越多的看视频了,一开始我还真没想到“美颜”这个路数,心里还老是想,这人皮肤真好。

后来看的多了才觉出“其中有诈”,又有主播展示“秒变”的样子,那岂止是皮肤变好了,人也立马就漂亮了很多,而这种变真称得上是“秒变”,不费吹灰之力,无需任何化妆品以及化妆的技巧,原来如此啊!

可看着看着就会“疲劳”,真正的审美疲劳,毕竟他们都是向观众展示“美”。为什么会审美疲劳呢,是因为千篇一律,所有出镜的人,无论男女,都是皮肤很好的,既白且嫩,老人没有皱纹,年轻人吹弹可破。

真实的世界是这样的吗,我们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国度呢,我们所说的黄皮肤呢,小麦色呢,古铜色呢,都没有了,明明一糙老爷们,皮肤也细腻的可以,或者说可疑吧。

年轻女子呢,都瓜子脸了,现在说是锥子脸或者蛇精脸,这说法也挺形象的,即使不是瓜子脸,也都貌美如花,那脸,那肤色,几乎就无可挑剔,可那不真实啊,也不自然,有的看上去就像从蜡像馆里搬出来的。

关于形象关于仪表,确实是有讲究的,尤其是在公共场合,不是有说法是出门不化妆是对他人的不尊重吗,有的单位是要求上班一定要化妆的,这都可以,毕竟也代表了企业公司的形象,精神面貌也是很重要的。

但是太假,太千篇一律就会让人审美疲劳,所谓好看表现出来的是假或太假,就不好了,得体大方,是自己的样子,就蛮好了。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表现出的是你的修为,并不在于你那个修饰出来的样子,一个打扮精致的人表现出没有教养的样子,那到底是美呢还是不美呢。

当然好看,是谁都喜欢的,被看的和看的都喜欢好看的,只是最好别没有特点的谁谁都是一样的样子,没有区别,那就是不好看了。美颜功能也让人懒了,如果都靠自己化妆,那肯定能强化出自己的特点也呈现给他人一个独特的自己,那不是更好吗。如果没有拍摄的美颜功能,主播们可能也都能练出一手化妆的绝活,或者干脆就素面朝天,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爱看不看,有这样的勇气,也了不起。

想起了苏轼的“浓妆淡抹总相宜”,不管是浓妆还是淡抹,总得相宜为好,比如日本国的艺伎,那种浓妆在特定的场合看看可以,在所有的场合都是这样的装扮恐怕就会吓人了。最重要的是在任意的场合它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

美化也要有度,失真就不好,太失真就更没有意义了,总不会所有的人的审美都变成现在这样了吧,如果都欣赏这样一种失真的美,这种审美倾向再涵盖到各个方面,恐怕就真不是什么好事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为吃而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