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过去今天观念生活 |
分类: 随笔 |
我们在某些事情上产生分歧大概也就是观念不一样吧,比如环境的管理。这两天我就在想,人家觉得难看的,你偏偏觉得好看,这里有谁对谁错吗?我觉得绿树成荫非常理想,别人会觉得让阳关照射到每一个角落才是好的。
多年前就听说有钱的国人到西方生活去了,买下了当地环境好的地区的房子,那基本都是绿树环绕果实累累的有院子的房子,国人不喜阴,觉得哪哪都要有阳光才好,就将院子里的树都砍了,脚下的地再刨刨松种上菜,一副自给自足的样子。
我前几年去朋友住的地方呆了一段时间,乘车在那周围看了看,在有一片看似山林的地方,朋友的朋友指着里面说,那里都是豪宅,我说看不见有房子啊,朋友的朋友说有的,都被遮掩住了,我想住在里面一定很阴凉很舒适。
朋友还说,像他们居住的那个都是独立住宅的区域,各家各户自带院子,你家的院子可能是别人家的景观,你家门口的草坪就是整个住宅区景观的一部分,所以你要打理好门前空地,你的院子要收拾的有观赏性,至少要整齐。如果这些都做不到你可能会被投诉,有关部门可能会接受投诉再实地考察之后进行处罚。
你不要说这是你家范围内你想怎样就怎样,在你买这个房子的时候其实就是签了这样的契约的,你是要遵守的,这也是当地的一种文化吧,这种文化已经成了公民的观念,他们都会自觉遵守。
那么我们这里呢,私人地盘在大多数居民区都是没有的,很多公共地方的管理也是常常让人扼腕的,以前在深圳最早被毁掉的就是红岭路两旁高大的树木,二十多年了,那条路还是光秃秃的,夏天能晒死人。
后来轮到宝安路到桂园路的那一段,那段路真的是林荫道啊,两边的树都牵手了,长的很高并不会影响路面车辆的行驶,但是还是给连根挖掉了,那条路就一直那么裸着,感受着骄阳似火。
这样的砍法,还谈什么城市绿化呢。我住的那个小区,楼与楼之间是有两排行道树的,已经长到二楼三楼的高度,也被一家伙都砍了,大概就是要腾出位置停车,后来摘种了几棵树,又不断的砍头或拦腰修理,不管是美观还是实用,都谈不上了。
那你说这是管理者做的不对吗,你有权这么说吗,至少人家也是从管理的角度来处理的,你说有树好,有足够的氧气,你说大树好,能遮阴,那只是你的观点或观念,人家不是这样的观点和观念啊。
就像一幅画,有的人说好看,有的人说不好看,一首歌,有的人说好听,有的人说不好听,能统一的起来吗,不能。那么环境管理还不是一样吗。
那年去新加坡旅游,看到新加坡的城市绿化,不由的你不叹为观止,城市空地,道路两旁就不用说了,连那些高大的楼房都能看到立体的“草地”,高处的树林,一面墙一面墙都是植物,那些植物不但美化楼宇还能降温。
具体到我现在住的这里,环顾一下,就是在球场的位置,原地不动的360度的转一圈,看下来就是这一处边坡“有碍观瞻”,当然就得清理了,然后按照设想再去布置一番,我以为的让它保持原生态的样子未尝不可,但这也只能是我个人观点,边坡上的几丛竹子,我觉得不去除为好,即使你统筹布置,这里也可以显得高低兼顾错落有致,但是这个不在计划内,一律清掉。
这也是观念不同吧,在观念不同的时候,可不可以有协商呢,如果不能有,那就看谁有话语权了。好吧,观念可以放在一边,尤其是你的个人观念,谁会去证明你的观念是合适的呢。
个人,不站在主导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时候,秉持什么观点都是没用的,你看当下,那么多个人在关注同一件事,为同一件事发声,一样的没有用。
每次写下标题接着就写日期,今天这个日子是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当年知青下放的纪念日,对待知青这个事儿,也是有不同观点的,我们这群小伙伴大体上都一致。2019年的45周年聚会时有人说50周年再聚,倒像是一语成谶,接着就来了疫情,这几年不聚不见。
今天,就不说这个话题了,不管什么,当年的潮流也好,眼下的各种大事也好,感觉基本上也都是难以言说的,你看当下的疫情管理,不也一样吗,从更大的环境来看,也许还是观念的差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