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不会算算术

(2021-11-18 23:05:45)
标签:

数字

算术

生活

分类: 随笔

   我不会算算数,看到一些文章里涉及到数字的,我总是要搬着手指头算,有时候算自己的年龄或女儿的年龄都要“掐指一算”,年份的加减也不晓得用最简单的方法,总是十进制的算,剩下的就扳手指头。

就这还在银行工作了一辈子,我是一进银行就使用计算器的,计算器还是台式的松下牌子的,好用的不得了,所以没有训练出心算功能,在银行,最初接触现金,在每月只拿三十几块工资的时候,每天过手的现金最少几万多则几十万,后来做银团贷款的账,都是几亿几十亿的,所以我对数字不敏感,哪怕你说一个亿的小目标,我也没啥感觉。

好像扯得有点远,其实我是对数字不敏感,不会心算,所以我常常说我不会算算术,对大数据,哦,不是,是大数字也没啥认识,不会大惊小怪。

记得当年看朱苏进的长篇小说《醉太平》,写和平年代部队的事儿,当时看的津津有味,觉的太好看了,在办公室还和爱看小说的同事聊,聊的也是热火朝天的,后来就看了他的其他的一些中短篇以及随笔散文,也看到了关于朱苏进的介绍,说到他早期的一个中篇很经典,篇名是《四千年的闪回》,我搜肠刮肚的想,这篇看过没呢。

终于给我想起来了,这一篇在《小说月报》上登过,我是看了个开头,就没看下去了,为什么没看下去呢,就是因为一开头说的都是数字的东西,比较专业和技术性,我觉得没有兴趣,看到介绍这篇小说写的好,我就把之前的《小说月报》都从书架上搬下来,一本本的翻,终于给我找到了,看过之后,不禁感叹,写的真好,竟差点成了“漏网之鱼”。

好像又跑偏了,主要是想说对数字不感兴趣,但朱苏进的这篇由数字开头,后面写的就不光是数字了,非常有故事和吸引人。

为啥要说我不会算算术呢,是看到一些有趣的也为看客诟病的报道,我就想,一般人不会算算术也就算了,作为媒体,报道新闻,或者是报道一些事迹,是不是该严谨和准确无误呢,闹出笑话才出来纠正,就不说贻笑大方而是贻害无穷了吧。

我看到网上有两张截图,应该是去年抗疫期间的报道,说的是:“王慧将出生不到20天的双胞胎儿子哄睡后,让丈夫开车将她从洋县送回西京医院上班,丈夫回到家后,刚起床不久的两个孩子稚气的问:妈妈干嘛去了……”网友炸开的是出生20多天的婴儿会说话。

我则注意到这段文字中出现的数字:大年初一早上630,丈夫将妻子安全送到西京医院门口,然后掉转车头就往回赶,10点左右,经过7个多小时的长途驾驶,安全到家。这早上六点半到十点,怎么是七个多小时呢,如果是上午十点也才不到四个小时,如果是晚上十点,那就是十五六个小时了吧,我这是板着手指头算的,不知道对不对,我觉得我真的不会算算术。(最后一遍检查的时候突然反应过来文中说的七个小时应该是往返的时间)

今天看到网传7个亿的帖子,也有截图的,是中建四局正黔方发布的,主题是7亿次的零出错,说的是一个专事“印章服务”的梁姓工作人员2020年的一串工作数据:7亿多次施印!处理OA流程5964条!用印登记率100%!零出错!

如果没有别人说什么,我看了可能就看了,7亿多次是个什么概念,在我这就是没有概念,因为我不会算算术,反倒是那四个惊叹号,似乎让这件事言之凿凿,确认无误了。

但是我还是看到了一篇小靠的文章,他说:拜托你们宣传先进的时候,注意智商下限,他说:“今天网络热闹了,大家都在关心枪械发射速度的问题。”为啥说到枪械发射速度呢,原来说的就是这一年盖章盖了7亿次的事儿。文章集中了各位网友对此事的“论证”,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尤其吓了我这不会算算术的人一大跳。

集中说一下就是:一年盖章7亿个,需要每分钟盖1300多个且全年无休、不吃不喝不睡;然后有人说:普通人最熟悉的AK47自动步枪,发射速度仅为500-600/分钟;二战中著名的“油布撕裂者”德国Mg 42班用机枪,也不过每分钟1200-1500发的射速。

还有人从印章的使用寿命上算了一下,梁姓工作人员所用的印章,寿命为1万次,假如她真的一年盖了7亿个章,那她光印章就要用去7万个,以40元一个算,就是280万元。还有网友发挥:如果梁某用纸的话,一包A4纸是500张,梁某一年要用掉2464万元的A4纸。

文章带些调侃的说可以想象这样盖章的阵势该多么壮观,但可不可能呢?在网友们的质疑下,发文单位说是文字错误,那到底是多少次呢,小靠的文章说:“即便发文7亿乃文字错误,一年盖章700万,或者仅仅7万,那都是一种肉眼可见的巨大浪费!你局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单位,要盖这么多章?你局办事流程当中,为什么要让这么多人盖章办事?你局不知道无纸化办公可以节约大量纸张、油墨、印章吗?”

后面说的这些,我就不去说什么了,只是想说那个一年盖7亿个章,被网友一分析一计算,就看出荒唐来了,即使不分析不计算,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年盖7亿个章也够荒唐的了。

一则新闻,或是一条消息,发出来是不是应该十分的准确呢,如果是要达到表彰的目的或起到表率的作用,是不是更应该严格审查,没有差错才对啊。我不会写时评文章,最多也就是就一些事情说说自己的看法,而我的看法可能也是最素朴很浅薄的。

有朋友说我写的都很温和,其实,如果用温和的态度就能让人觉出对错,批评的是,或者说老百姓都用这种温和的态度来看事情,甚至可以用温和来抵制荒谬,这才是一种真正的和谐吧。也就是说用最朴素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都能分出对错,那不是很好吗,如果非得激烈的喊打喊杀的才能去纠正什么,那可能又很容易矫枉过正。

回想改革开放之后那些年,政府机构合并了很多部门,解决了一些办事难的问题,那时候还就是说让办事群众少跑了多少部门,少盖了多少章,现在又出现这样的一个部门一年要盖7亿个章的事儿,真让人感到疑惑,写出这样文案的人,当时没过脑子吧,莫非也是个不会算算术的人。

再啰嗦一句,在本文前面我说的那篇《四千年的闪回》,开头说的数字的部分,正是讲的枪支射击的弹道问题,而这一年盖7亿个章的事,也被网友用枪支的射速来代入和形容,想想,觉得挺有意思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种花的感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