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不写博客,每天(或者隔几天)写的时候要敲下当天的日期,可能在生活中就会对日期很模糊了,现在是几月份可能不会搞错,今天是几号可能就会不知道,就像现在这样,经常不知道今天是星期几。
还在上班的时候,天天记账出传票首先就要写下日期,所以,那个时候每一天是几月几号是不会模糊的,也就是每天一写日期,眼睛一看到那数字,就会恍然想起什么,或者被提醒了这是一个什么日子,或纪念日。
那个时候,会因为看到某个数字而想起是哪个好朋友的生日,可能就会打个电话过去说一句生日快乐,或者发一个短信,也会因为看到那个数字想到这是当年上山下乡的纪念日,下班的路上就会想当年的知青生活,晚上就会在日记里记上一笔。
在没有节假日的那段上班时间里,每每写下过节的日期,比如三月八日,五月一日,十月一日,心里就会想:过节了,却不能回家。或者六月一日了,而自己早就不是儿童了,八月一日,会想到老爸他们可能又会餐了。
上班的时候,还在手工记账和没有完全电脑化的年代,年终结算往往是通宵达旦的,一月一号这一天就不能放假回父母家,所以,那些年的新年,那一天的日期,都让人的心里有一点点遗憾,心情有一点点惆怅。
日期也就是数字,是用数字来反映的,说到数字,我的工作就是每天每天的和数字打交道,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们还要练习打算盘,虽然上班的时候不使用算盘,但作为一项技能,还是要求我们能熟练的应用,甚至还作为技术考试的项目。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们就能每人配一部计算器,也真的是很不错了,虽然是手工记账,但用计算器就比打算盘要轻省的多了,尤其是牌价的换算等等。
数字的各种组合也是能让人产生联想的,比如眼睛看着,心里默念着,手指按出来的那个数字,可能正好和写信时常写的邮政编码对上了,又或者是姐姐工作的那家医院的编号,更有和父亲所在部队的番号吻合上的,还有就可能是跟一个有纪念意义的年月日相同了,或者和自己的生日对上了,虽然这些重合的数字都是一闪而过的,脑神经似也能在那极短的时间里被刺激一下,而有一些念头划过。
还有就是我们使用的台式计算器是松下的,很好用,稳稳的放在办公桌上,那个数字和各种符号按键组成的键盘,由得你的手在上面滴滴哒哒的按着,操作熟练了,动作就可以很快也不用盯着看,倒是因为各种数字的组合,让我觉得就像在那个小小的键盘上画着横线竖线或斜线,并且不断的画,纵横交错的,恍惚间又像是在织着一张网。
也是那时,我把这种印象记录下来,写了一首自由体的诗歌,其中有两句是:“一组组数字,牵出一根根无形的线,纵横交错,织出一张经纬网。”那时使用的只是计算器,还不知道什么是计算机什么是电脑,更不知将来还会有互联网。
当时我们很多人都管计算器叫计算机,有较真的同事就总纠正说这是计算器,可是,这世界变化快吧,像一间房子那么大的计算机,已然进化到台面上来了,而由计算机构成的各种链接,已经有形无形的把全世界都给编织到一张网上来了。
那年我写的那首诗歌还有两句是:“这小小的经纬网,连接着许多点与面,辐射出的经纬线,联接着环球的这边、那边”,当时写连接着环球的这边、那边,是因为我们行有海外分支机构,业务往来也就是数字的往来。
好像越扯越远了,还是说回日期吧,日历一天天的翻过去,日子也就那么一天天的过,很多日期也许都是让人无知无觉的。年纪越大,经历的事就越多,渐渐的在所有要过的年节这些日期之外,时光还会为我们增加一些重要的必须铭记的日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