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起“天王盖地虎”

(2021-02-10 22:24:33)
标签:

旧事

新事

话语

生活

分类: 随笔

   我们这代人对传统京剧知之甚少,听的也不多,喜欢听的人大概都是后来,也就是那十年之后补的课,但是对“现代京剧”倒是不论谁都能来上一段两段或好几段甚至整部戏唱下来的,有一次听徐城北讲梅兰芳讲京剧,我问那现代京剧怎么说,徐城北先生虽然没有在回答之前来一声“切”,但还是说那不叫京剧。

   我们这代人小的时候,听的京剧是有冠名的,就像现在的广告冠名,那时京剧的冠名是“现代”或再加上“革·命”,戏也不多,就那么几齣,作为样板编排的,但这样板之后却也没有见到其他更多随之而来的剧目。

   那几个样板的京剧,大人小孩都喜欢的可能就是《智取威虎山》了,这齣戏有很多亮点吸引人,杨子荣作为孤胆英雄打虎上山那段就看的人热血沸腾,接下来在威虎山座山雕的老窝里跟土匪对暗语也就是说黑话那段,更是惊心动魄,当然看了多次之后就不那么惊心动魄,而是带着欣赏和敬佩看杨子荣了。

   接着杨子荣比神枪手还厉害的一枪打灭了两盏灯,让土匪佩服的五体投地,杨子荣也就在土匪窝里扎了下来,一直到小分队上山连锅端了土匪窝,这之中杨子荣都要与土匪斗智斗勇,这样的戏自然是很吸引人的,尤其是吸引那个年代的有英雄情结的孩子们。

   把英雄情结先放一边,就说说这“天王盖地虎”,当时年纪小,只知道这一段对话是说的“黑·话”也就是暗语吧,后来有调侃的笑话出来,说有演员排戏的时候忘词,说到“怎么又黄了”,答说“防冷涂的蜡”,说完之后又说一遍“怎么又黄了”,配戏的演员无奈只好说“又涂一层”,那时可看的电影剧目极少,每一部电影或戏剧中的笑点都会被拎出来不断的重复,不断的寻开心。

   哎呀,我这是信马由缰了,说“天王盖地虎”这段黑/话又跑偏了,小的时候,听这段的时候,只以为是编暗语的人就那么一编,你能对上就行,就好像那个长江长江我是黄河,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到很多年以后,再看这话,才觉得有点意思,你看“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从字面上看,这里就有多少天地五行风俗民情以及民间道行在里面,看来“就怕土匪有文化”这话还是有点道理的。

   说“天王盖地虎 ”的字面就很有意思,而在《智取威虎山》里大概意思是这样的:天王盖地虎(你好大的胆,敢来惹你的祖宗!),宝塔镇河妖(要是那样,就叫我从山上摔死,掉河里淹死),这字面下的完全另外的意思也要会听能懂才行。

   说到这我又想起来曾经好像是在《读者》上看到的一篇文章,说一个女孩儿在火车上,听到邻座的两个男人在说黑话,正巧女孩能听懂,知道那俩人说要在前面隧道里强暴这个女孩,女孩之后做出一些很放纵的举动,使她看起来很像是个风尘女子,那俩男人反而没有兴趣的离开了,第二天女孩儿在报纸上看到火车在过隧道时的黑暗中,男人说的黑话的事还是发生了。

   本来我以为说这一类黑话或者暗语的只限于很小的一个群体,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语言可能也不存在了吧,或者更为隐秘更不为人所知了吧,但世事无绝对,一段时间以来,在公共空间里就能看见一些变相的暗/语,当然,使用暗语并不好,但是你使用还是不使用,有一些文字还是会“自动”隐身,啊哈,这就是我想起“天王盖地虎”的原因。


想起“天王盖地虎”

 想起“天王盖地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