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和大洋那边的朋友通话,她说她家今天的冬至菜肴很丰盛,有虾有海参,连叨叨都因为过节给它加菜吃了两个猪耳朵。冬至,我是受邀在朋友家吃的饺子,不过那已经是前天的事了。
在我们这边,冬至是在前天,朋友那边热热闹闹的过冬至的时候,我们已经是完成时是过去时了。环球虽然同此凉热,一个节日在不同纬度地区是有时间差的,因为有网络的互联,消息在同一个平台呈现,时差的表现就是把一个日子给拉长了。
有点我方唱罢你登场的意思,我这里已经把节日过到尾声了,或者是已经消停了,那边才又开始发祝福的信息说着过节的话,打出各种过节的架势来,这一个节日就显得比平常的日子要长一些了。
严格的说,冬至是一个节气而不是一个节日,对于一个节气要隆重的度过,是因为节气是自然时序的一个反映,它是自然形态和循环的一个节点,同时与民众的生产、生活也有很大的关系。
过去,每到冬至,我妈妈就会说,以后,天就一天比一天长了,就是说,我们说的夏天是天长夜短,冬天是天短夜长,而从冬至开始,白天就开始一天天的变长了。
民间还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北方有过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南方好像是吃汤圆。说冬至大如年,是因为这个节气的到来,说明年关已近,很快就要过大年了,冬至又是数九的第一天,从此进入严寒季节,所以,在冬至这天认真的大大的“操办”一下,那就是必须的。
前几天看到一个帖子说在美的华人有多少多少,我也有朋友在米国,所以也时常有来自大洋彼岸的消息,今年冬至,朋友说她家里做了好几个菜,一报菜名,就知道都是硬菜。其实吧,那些定居海外的华人到了异国他乡,还是忘不了家中的老传统,忘不了自己的民间习俗,吃的也还都是中华美食。
所以,遇到节日,尤其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就能看到大洋两岸的相差一步的庆祝活动,有家的有国的,有各自依自己擅长而发挥的,若大家都晒节日美食,那就像开了流水席,可以一桌一桌的“吃”下来。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真希望这个被疫情困扰的2020能够自冬至起,有所改变,有所更新,真希望2021以不同的面貌出现并延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