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兼听则明”,我觉得也不尽然,这可能是我的“无立场”所致,关于“立场”这事,我跟家人朋友也曾经多次说过,如果有争论,别找我做裁判,对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我是明断不了的。
对,我总是听完了甲说的,觉得对啊,没错,的确你有你的理由,再听乙说,又会觉得,诶,也对啊,人家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嘛,这样的兼听,结果可能只是让我大概全面的知道事情的原委,却完全不能判定谁是谁非,也许,生活中,本就不是是非分明的,事物也并非绝对的一分为二。
生活中,我们能听到很多种声音,不同的声音,比如,你狠喜欢猫,家里还养了猫,你也会听到有人说不喜欢猫,说猫挺可怕,也会听到有的人说讨厌猫,猫会搞破坏,还有人可能告诉你你的猫影响了他的生活,你听到这些会怎么样呢。
爱猫的你依然还是爱猫,也还是会继续养猫,但是你就会注意管好自己的猫,尽量不给别人造成困扰,你听到的各种说法,也会让你知道,对于猫,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还有人会讨厌,也不是因为你喜欢就代表别的人都喜欢,世界上不同的东西很多,不同的人也很多,因为听到,你才知道,并不只有一个声音和绝不可能只有一种生活模式。
疫情期间,我们听到的事就太多了,大大超出了以往的“收听”量,好像静好的岁月突然变了摸样,在某一段时间里,我听说某作家因为日常记事就被人痛批成汉/奸,卖/国/贼,我还听说,告诉人们要给孩子的早餐多加一些营养的专业医生被痛批为崇洋媚外。
在这个很不同以往的2020年里,我听到的应该和大家都一样,真的很多很多,“听说”,一度也被质疑,所以我想,我说我听到的,会不会被说成是不真实的,如果“听说”都是虚假的,都是遥远的言论,那我们“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又该怎么还说呢,或许,史学家的话都不能听了吧。
我甚至还听到一些也许不能算是奇葩的说法,一熟人先是批老美,然后又说,原来5G的大数据会掌控人的一切私密信息,说如果是这样宁愿不要5G回到4G。我只知道,4G已经是大数据了,你的一切信息包括个人私密信息可能都不私密了,如果说怕信息泄露,是不是该回到模拟机或没有以科技支撑的通讯时代。我也不知道先批老美再拒绝5G,在逻辑上通也不通。
只要不聋,总能听到各种声音,怎么判断怎么理解怎么处置,也都可以自己来决定,最怕的是什么都听不到
—— 不是听不到,是根本没有声音。
从深圳回来的六一和橘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