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燕子_二丫
燕子_二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1,241
  • 关注人气:47,56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妈妈的节俭

(2020-09-16 12:32:52)
标签:

母亲

节俭

生活

分类: 随笔

   我妈妈这一辈子都是一个节俭的人,在她的孙辈的孩子都长大了,各家的生活水平也都大大提高之后,有那么一段时间,妈妈的节俭表现的没有那么明显,但到她最后临走的那一年,那种不知道是不是属于本色的东西又凸显出来,有时候,看着妈妈的“舍不得”,真的是让你心痛甚至想哭。

   对于特别节俭的人,有一种说法是“穷怕了”,不节俭或者不做一些储蓄,心里就不踏实,总觉得什么时候突然的又捉襟见肘了,又入不敷出了,又揭不开锅了,所以,平日里就把钱攥得很紧,不轻易的花出去。

   其实,我妈妈小的时候,家里并不是那么困难,因为我姥爷会染布还做一点小生意,家里是有一些松动的银子的,我妈妈的手上也会有一点零用钱,去买个卡头发的小绒花啊买个小零食啥的还是自由的。

   妈妈说觉得手紧没钱用是嫁到我爸爸家之后,爸爸家是大家庭,人口多,几个媳妇下地劳动还要轮流管家做饭,妈妈说二十多口人的饭也不好做,淘米的时候有米粒掉到淘米水桶里,被老人看到是要吵吵的,农忙的时候吃干饭,农闲的时候吃稀粥,中秋节一人分一个咸鸭蛋,谁都是分几顿吃的,偶尔吃上一顿鱼,也是一人一段的分好,也照样是谁都舍不得一顿吃完,各人的那段鱼会放在笼屉里一顿顿的蒸热了吃。

   一家人都是下地劳动挣工分的,我爸爸跟部队到了南方,爸爸寄回来的钱也不能到我妈妈的手里,都是由老人收着统一分配使用,妈妈那年带着我和姐姐到南方来随军,出门的时候,也只是带了一点钱仅够路费和路上用的,妈妈总说,爸爸寄回去的钱她都没有拿到。

   到我上小学之后,勤俭节约这句话就像座右铭一样的耳熟能详了,我也曾在书上看到一些节约的方法,比如煮饭的时候,稍微多放一点水,米饭能显得多一点,还有在煮饭量好米的时候抓出一把来,这样一个月就可以节约不少粮食了,不过,我们那时都是在饭堂打饭吃,就没有实践过。

   说到饭堂,那时饭堂的中晚餐都是四个菜,分1234号,头天晚上订好了,第二天去打,月底结账,妈妈都是让我们订三四号菜,偶尔才订一二号菜,因为一二号菜贵一点。记得好像是一号菜两毛,二号菜一毛五,三号菜一毛,四号菜八分,我印象中最好吃的四号菜是“溜豆腐”。

   我妈妈生我弟弟的时候,那时我们家在广州,请一个保姆要五十多块钱,比妈妈的工资还多,妈妈就不干工作了,在家带我和弟弟,那时一家五口人就靠爸爸一人的不到一百块钱的工资生活,所以,妈妈练出了勤俭节约的本事。

   在妈妈的手里基本是不会有东西浪费掉的,在食堂打饭一定是不会浪费的,因为打回来的那个量并不多,现在想起来恐怕只有饭量小的我能吃饱,爸妈姐姐和弟弟应该都是吃不饱的。

   妈妈在缝纫组上班,给人家做衣服补衣服,大院里好多小朋友都穿过妈妈做的衣服裤子,妈妈没有上过学也没有学过服装设计,但妈妈的裁剪和缝纫都很棒,妈妈知道怎样裁剪最省布,布面宽的和布面窄的布怎么裁,她都懂,所以在她的建议下买布做衣服的人都不会浪费布料的。

   裁剪衣服剩下的零零星星的边角碎布,妈妈也没有让它们浪费,妈妈用硬纸板裁出一个三角形的模板,然后就用这个模板把碎布都剪成小小的三角形,边长也就五六公分的样子吧,然后再把这些三角形的布块拼接起来,妈妈用这些碎布拼过被子,拼过坐垫套,我上小学时妈妈还给我拼了一个花书包,那些年一到晚上就听着妈妈踩缝纫机的声音。

   生活越来越好,妈妈还是节俭,衣服裤子再没有穿破了要补的,但是拖鞋啊袜子啊,妈妈还是会补的,即使柜子里有那么多新袜子,抽丝了的丝袜妈妈还是要用线去缝一缝,我回家穿的拖鞋有一只裂了个口子,下回回去,看到已经被妈妈给缝上了。

   有条件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之后,不浪费还是原则性的,都说不要吃剩的东西了,但是红烧肉啊,排骨什么的,做多了,妈妈还是放进冰箱里,妈妈说不是不能吃,是你要会保管。

   我们回家给妈妈的钱,当然是希望妈妈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穿的也好吃的也好,可妈妈也还是省着花的,我内退之后经常回家,我说妈妈你喜欢吃的东西就买来吃,别舍不得,妈妈说都吃着了,因为我爸爸比较喜欢也注重吃,这一点到还好。我跟妈妈说也别净想着存钱,现在我们都有社保退休之后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我们不需要你的钱,妈妈说老家儿的观念就是走了要给孩子留点钱,我说不要,我们不要你的钱,可是妈妈还是不舍得花钱。

   妈妈的节俭已经是一种融化在身体里的习惯,所以时时处处都能表现出来,哪怕是说一句话也能让你感觉到。虽然我们姐弟对父母都照顾到了,也应有尽有的满足父母的各种需求,让他们能生活的愉快和有幸福感,但是在最后照顾妈妈的那些时日里,看到妈妈都已经不能做什么了,但还是一如既往的表现出节俭的意念,真让人心酸不已。

   不是说生活好了就可以随意的挥霍和过度的消费甚至浪费,只是觉得妈妈以及他们那一代人的节俭意识真的是太根深蒂固了,在当前又重提节约的时候,我想起了一生都节俭的妈妈。我们也应该尽可能的惜物爱物,不奢侈,不暴殄天物,维护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

 

 

   图片是妈妈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拼的坐垫套子,记得还有一床被子的,但不知道放哪了。这两个坐垫套两面不一样,一面是灯芯绒布,一面是普通的布,那个年代还挺多人做灯芯绒的衣服,现在基本见不到了。

 妈妈的节俭


妈妈的节俭

妈妈的节俭

妈妈的节俭

妈妈的节俭

妈妈的节俭

妈妈的节俭

妈妈的节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经常脱轨
后一篇:解读与解毒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