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元节闲话

(2020-09-02 17:58:29)
标签:

闲话

中元节

七月

生活

分类: 随笔

   又想起白熊姐说的了,有微信,什么节日节气的不会错过。今天是中元节,这个节我小时候是不知道的,长大了也不知道,后来是偶尔听到,这几年就被普及了,这还应该说是网络的功劳吧。

 

   知道是知道,要说清楚并不可以,那就上网查它一查:

 

中元节是道教的叫法,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或七月十四),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节期与古老文化中的阴阳消长循环之理有关,在《易经》中,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七月十四/十五祭祖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20105月,文化部将香港特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网上资料很多,有起源有传承还有多年来的各种变化,更有各地的民俗,在中元节是如何做仪式以及举行什么样的活动,摘录起来也会很长,我想自己在什么地方就听听当地人说,知道当地的风俗习惯就挺好,而这些风俗习惯里也一定有一些灵异有趣的故事。

 

   要想知道自己故乡的民俗,可以请教自己家的老人,说不定还能知道一些老祖宗以及家族宗亲中的一些事情和故事,各种节日都是以讲故事为主的不是吗。

 

   其实,民间最淳朴的说法是管这中元节叫“鬼节”的,我们的传统习惯里人走了就成鬼了,当然鬼也有好鬼和不好的鬼,用一个节来祭祀,也是安慰先人吧,当然也可以同时安抚那些孤魂野鬼。关于这个“鬼”的说法,网上也有:

 

中元普渡

 

中元节,不少人会在旧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间,择日以酒肉、糖饼、水果等祭品举办祭祀活动,以慰在人世间游玩的众家鬼魂,并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顺利。较为隆重者,甚至请来僧、道诵经作法超度亡魂。也有人会在这段时间,请出地藏菩萨、目连尊者等佛像放置高台、或请艺师扮演驱魔大神钟馗(有的是请艺师操控钟馗之傀儡),以消弭亡魂的戾气。 

 

据说七月半恰逢夏秋交替,此时恰恰是天地阴阳交替的节点,阳气盛极而衰,阴气显现,在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放出鬼魂,所以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后世亦有说法认为,整个农历七月都应当是鬼节,阎王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把鬼放出来到阳间觅食,享受人们的供祭,七月最后一天,重关鬼门,群鬼又得返回阴间。

 

   也就是这些传统习俗吧,很多被搬上银幕,我们就看到了一些“鬼片”,但这些片子也并不都是恐怖片惊悚片,这些片子也有讲到轮回的,讲到报恩的,讲到复仇的,也就是说阴阳两界虽已相隔,但是有些事也并不是就“完”了,有的片子也有警醒世人的意思,就是好好做人,莫做亏心事,莫要有害人心。

 

   说到害人,也不是拿刀拿枪的横扫就是害人,也不是恶语相向的才是害人,有一些“叨扰”也害人不浅,今天就有一朋友跟我说,她微信里有一熟人,经常发“问好”图片,她从不回复,那熟人又常常发一些自认为拍的不错而她并不喜欢的图片给她,她说对这种“骚扰”真的很烦,平时也是忍了,可是今天,那熟人又发一中元节快乐的图片给她,她说这是真的气着她了,她说这不是祭奠先人的节日吗,她说她很果断的拉黑了那个熟人。

 

   对此,我也是觉得十分可乐,中元节拉黑,算不算是:让他见鬼去吧,哈哈哈~~~

 

   就说到这吧,纯粹是闲话,说说而已,鬼神还是要敬的,先人还是要祭的,我们能管好自己,不给别人添堵,不给社会添乱,就是对先人的告慰。中元节,愿那先去的也都一切安好。

 

今天的图片是我拍的我种的花儿~~

中元节闲话

中元节闲话

中元节闲话

中元节闲话

中元节闲话

中元节闲话

中元节闲话

中元节闲话

中元节闲话

中元节闲话

中元节闲话

中元节闲话

中元节闲话

中元节闲话

中元节闲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