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到了四月份的最后一天了,虽然今年的这四个月与以往是那么的不一样,可日月星辰却一点也没有迟疑,一天天的时光流转是一刻也没有停留,在艰难的感觉稍稍平息下来之后,我们还是会觉得:时间过的真快。是的,时间依然让人觉得过得很快。
在疫情之初,为严防病毒的传播,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士为大众做了具体的指引,我们自觉的遵守了非常时期应该遵守的规则,有一些措施,很可能在将来的日子里,成为我们的行动准则和生活习惯。
还是在疫情刚刚开始的时候,我和朋友聊天,朋友说这次疫情结束后,人们的生活习惯会有很大的改变,比如不扎堆,少出门,聚餐用公筷等等,当时我调侃说,你不知道人是很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痛的吗。
说是这么说,其实,我也想了很多,这次疫情,至少让我们这一代以下的人是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事件”。我也想,疫情之后,我们是不是会有更敏感的防范意识,我们是还那么坚定的断舍离,还是更注重储备和囤货,我们会不会不再愿意群体聚会,而更愿意独自在家或只与家人在一起,我们会不会从此把“分餐制”或使用“公筷”当成一种行为的自觉。
我还想,是不是今年之内都不做旅游出行的计划了,毕竟,每一个旅游景点都是那么的人多,那么的拥挤,那么的人和人之间没有距离。我想,经过这次疫情,我们能不能从此以后都遵守那“一米距离”,从而形成一种不但是防病毒传播,更是让人舒适的合适的距离。
想到这想到那,就是万万没想到,一时间甚嚣尘上的会是对某一文本的争论,以及对在哪里出版的质疑,我也万万没想到有人用“撕裂”来形容网络上的这种状态,就是说朋友圈里的一些观点相悖的人相互反目甚或拉黑,过去我们是说分裂,现在,一句“撕裂”,让人觉得有点痛有点惨。
所谓撕裂,让人觉得万万想不到的是这种“撕裂”在熟人之间,朋友之间,同学之间。以我自身来说,正因为熟悉了解,才更会觉得意外,原来相见甚欢也能谈的来的人,却在某一个节点上毫无征兆的背道而驰,分道扬镳,这实在是万万想不到的。
也许,虽已老年的我,还是简单了一点,对一些事情看的不透想的也不透,便也一直在通过阅读来了解。直到我看到说“不要叫我网红叫我文宏”的张医生被人叫骂说不配做网红,看到文宏医生因为说了简单明了的有科学依据的大实话,被人黑,被人恶意抨击,我反倒一下释然了,关于那些纠葛,根本也就不值得去较劲了,只不过,最初是有点万万想不到的感觉罢了。
过几天就要立夏了,这个春天将要在因为新冠疫情的裹挟而跌跌撞撞又排除万难中过去了,这是一个与我们以前经历过的任何一个春天都不同的春天,这一个春天,还是一个冰消雪融的春天,这个春天还是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这个春天却是埋藏了更多故事的一个春天,这个即将过去的春天,万万没想到它成了不能忘却的春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