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热播剧《都挺好》,觉得剧情还是蛮接地气的,也就接着往下看了,在看剧的同时也看了网上的评论文章,好多都是谴责那个能“作”的父亲的,剧集播到一多半的时候,就有评论说“千万不要大团圆结局”,为什么呢,我知道,人们还是想看到“恶有恶报”的结局,可是,并不,最后还是“大团圆”,还把观众看的稀里哗啦的,并且,把剧中这个父亲的各种“作”,归咎为“阿尔兹海默症”。
我觉得,“阿尔兹海默症”不一定愿意背这个锅,难道剧中的父亲苏大强在年轻的时候,就软弱,就怕老婆,就不敢为女儿说话,最后女儿的上北大的愿望也不能实现,都要归咎这个病吗。
还是要从人的性格上去分析,这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也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父亲,在父亲节的这一天,说这种不称职的的父亲似乎有点扫兴有点煞风景,但你能否认就是有一些不一样的父亲吗。
我们从小就知道“父亲是座山”,现在长大了,都到了爷爷奶奶的年纪了,也真是见得多了,自然知道有“父爱如山”,也有永远成熟不起来的父亲,不能予儿女任何帮助,只给儿女山一样的压力。
比如《都挺好》里面的苏大强,女儿需要依靠的时候,他稍的远远的,他刚刚退休就倚老卖老非要儿女照顾,要买房,要出国,根本不管孩子是否能够承担和是否有压力,完全没有独立自主的意识,到找了个保姆的时候,又被忽悠的以为自己遇到了真正的爱情,差点被骗,这不就是巨婴行为吗,在剧中的种种“作”之后,被看客评论为“渣男”,当初看到这样的评论我还想,都父亲了还被指责为渣男,这是不是有点过。
但是,并不是做了父亲的就不渣,如果一个人他本身很渣,那么也许他做了父亲做了爷爷都还会一直这么渣的。我这里说的还不是苏大强,苏大强还不算渣男,比他渣的更有人在。
是的,我们知道,人是会变的,有的男人婚前像个孩子,有了孩子之后,一旦父亲这个名字落到他头上,他会突然长大,会突然成熟,会为了儿女变成一个勤奋的人,负责的人,有担当的人,还会为了孩子尽自己所能为孩子奉献一切。
一个人,最怕的是不会进步,永远故步自封自以为是,永远不长大的人不知道承担不懂得付出只会一味的索取一味的以自己为中心宁负天下人而不负自己的人,是不配做父亲的。
有的人说,父亲节的提法最早还是出自中国,现在过的父亲节却是后来外国人定的父亲节,说人们用所谓的仪式感来忽悠,我以为,不管父亲节是谁定的,也不管它是否在全球通行,所谓的仪式感也并没有什么不好,只是在过这个节日的时候,我们并不一定要强调做子女的是否感恩,是否孝顺,做父辈的也该在这个有仪式感的日子里反省一下自己。
在父亲节写下这些文字,不知道会不会犯忌,我只是把看完《都挺好》之后的感想推后到今天来写罢了,说到那些伟大的父亲,我是崇敬的,对那些给予儿女关怀和温暖的父亲我也是满怀敬意的。撇开“节”“日”不说,我只是觉得每一个人,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应该不断的学习和成长,做一个有良心有担当的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