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里有那种几个字很相像很容易辨认错的,比如己已巳,小时候上学的时候,老师就讲过这三个字的区别,直到上高中,语文老师还讲过,让我们不要弄错了不要弄混淆了。自己的己是全开口的,已经的已是半开口的,作为地支记时的巳是全封口的,还有方便记忆的顺口溜:张口己,闭口巳;半开半闭就是已。
过去都是手写字,容易写错,特别是写的潦草时,你心里想的没错,但看的人却难以辨认,也许会误判。如今电脑打字或手机上打字,只要能准确发音也就不至于“写”错字了,但是,也怕有一时口误的,就给读错了,像“曾(成)记得”给读成“曾(争)记得”的,也还都能理解,己已巳这三个字主要是容易写错,若读错了,就会很有趣。
这三个字的区别主要在书写上,读起来,己已这两个字不容易错,就是这个“巳”,有时候会让人犹豫,不知发音是“己”还是“已”,好在也不常用,就是在需要说到农历年的时候,会碰到。
说有趣,是最近看电视节目“见字如面”,其中有一段是演员于和伟读姜文写给葛优和周润发的信,这两封信是姜文邀请二位出演《让子弹飞》的角色,信写的半文(言文)半白(话文),文词风趣文笔流畅文采飞扬,落款之后的时间写的也很有意思。
先要说于和伟读信读的也是读出了味道,或娓娓或幽默,让人听的也是兴趣盎然,我要说的还是最后的搁笔之处,落款“愚弟姜文”,然后是记录写信时间的五个字。这五个字,于和伟带着他特有的微笑读出来,看于和伟的表情再听他说:“己丑,情人节”,就颇觉有趣,第一反应是:己丑?是姜文说自己丑吗?
我就琢磨开了,这后面的“情人节”,是写信当天的日子吧,难不成姜文是幽默的说自己虽然丑但是是很有情义的,在情人节写这么一封信,是真心的邀请周润发参演《让子弹飞》的。
然后一转念,我想,这“己丑”应该是农历年的年号,就是说姜文写这封信的时间是“己丑年的情人节”,不过不知道是西方的情人节这一天,还是中国农历的正月十五还是农历的七月七,如果是西方的情人节2月14日,前面冠以农历的纪年法就有点中西结合的意思了。
说汉语言文字有趣,是很多的同音字多音字或一字多种意思,让对文字知识掌握不够的人在一听之下容易生出歧义,就算原本知道的,但是在听到说的人以特别的语调说出来,或用一种特别的表情配合,也会让你产生歧义,比如于和伟在说到这五个字的时候,微笑中带点小坏带点调侃,就让我觉得他说的这个“己丑”不是记年,而是自嘲,所以说语言文字之趣是蕴含在各种因素之中的。
解析:己,1,自己。2,天干的第六位,也表示次序第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