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说的“旧物何处去”,是带着问号的,表达的是对旧物的去向之疑虑和纠结,不愿意就那么随意的扔掉,是因为这个物件里有很多的曾经。因为搬家,因为移动的困难,因为辗转之后的居所无法置放,也是这件东西不会再用了,才不得已舍弃。其实,真正的纠结在于那要舍弃的东西还能用,只想着它能物尽其用鞠躬尽瘁才好。
在美国的时候,有一次带刀姐散步,走到山坡上,看到马路对面一户人家门前园子的边上,摆着两把椅子,起初我以为是这家人要坐那儿休息或聊天用的,再看一眼,椅子上有一字条,我很好奇,走了过去,字条上是英文,我也不认识,就用手机的翻译软件扫了一下,中文显示是“免费”,我想,莫非是谁要谁就可以自行拿走?
回家,我就跟小兰说这个事,还把我拍的字条给她看,小兰说对,是免费,我说是谁拿都行吗,她说是,说这里的人都这样,自己不用了,就放出来,免费的你就可以拿,如果是要卖的也会说明,我说那我们拿回来呗,那椅子也挺好的,放在我们的院子里,小兰说我们椅子够用啊,给更需要的人去拿嘛,小兰说的对,我是有点小贪心了哈。
说来也巧,过了几天,我和小兰一起带刀姐散步,在这个街区又看到一家人在处理家中旧物,在自家门前摆了一张桌子和几个收纳筐,桌上和框里都是图书,更多的物品都摆在他们的车库里,车库的大门敞开着,你看中了什么可以和主人交易。小兰说刚才过那个十字路口的时候看到路中间的隔离带那里有个小牌子,应该就是这家人的“广告”,路过的人看到了可以按照牌子上的地址找过来。
小兰还告诉我,这样要搬家或是清理东西的临时性的摆卖是可以的,但天天这样摆摊是不允许的。这个关于规定方面的事先不去说它了,只说这样处理家中闲置物品的方法实在是很好,自己用不着了,或者没有能力继续使用了,就转让给有需要有兴趣的人,还有那些书,也尽可以由喜欢和需要的人来挑(买)走,这样的处置,对这家的主人来说是清库存了,同时也是给这些物品找了一个新的归宿,如此,对这家人来说是好的,对这些旧物也是好的。
这样的事,在深圳我是没有见过的。不要说那些比较新的大型的价格高的住宅区,就连我住的这样的老旧的已经换了一些房主,又住进了许多临时性租户的住宅区,都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事情,小兰说我们中国人有钱,都要新的,没人接着旧物,有人说国人好面子也不会去卖或买,好像说的都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