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这篇文的时候,就只想到“垃圾”、“废品”这样的词,却都不合心意,说垃圾何处去,像是糟蹋了不是垃圾的东西,再说,既然是垃圾还有什么好问,就是垃圾站呗,说废品也大概是这样的意思,但都不能跟我的所想以及我想说的勾连上。直到我拿着兜子出去买东西,回来进家门的时候,“旧物”这个词自动的跳出来,这才让我觉得可以动手写这篇文了。
这两天收拾杂物做搬家的准备,自然的就要清理一些东西,要丢掉的只是自己不会再用了而已,并不是那东西没用了,它们也都不是垃圾和废品,清理出来,也并不想就扔进垃圾桶里,就约了收废品的来收,可是收废品的人也只收书籍报纸纸皮之类,就是说除此之外的东西还是得扔。
有的东西还真是不愿意随便扔,比如,小的摆设的物件,如果是真不喜欢了,或者有可替代的,我不要了,这样的我也不想扔,因为我觉得它还可以摆,还有一定的价值,最好是有人一看就喜欢,说给我吧,那就最好,皆大欢喜。还有就是一些旧衣服之类的,也不好捐也不能穿了,扔到垃圾箱又怕与其他垃圾混淆,弄脏了就更不好用了,如果有人能觉得还可以再利用一把就最好,所以我希望收废品的收,实在不收,我就用干净的袋子装好以免弄脏再放在垃圾箱旁边。
就是诸如此类的纠结,让我觉得很难丢掉这些旧物。昨晚就此事在微信里跟小兰说,还拍了我整理出来的一堆东西的照片给她看,她说你这样弄要弄到什么时候,你什么都不扔,拿回去放哪里,你还是闭上眼睛都扔了吧,扔了你也想不起来了,这样就清净了,再说你不用了,给那些用得着的人用不是更好吗,你都六十岁了,留着这些还有啥用,别给后人找麻烦了。
我说,有的东西不是没用也不是非扔不可,就像有的衣服,可以捐献的,小区里确实也有收集旧衣服的箱子,但是口太小,我不愿意站在那一点点往里放,能一大包一下子放进去就好了,还有的小东西真的是不忍心扔,不是不舍得是不忍心,再说,现在就是找不到需要的人啊,连收废品的都不要。
说到这,小兰说中国人还是有钱,太富裕了。她说在美国那些旧物的去处,有很多方法的,首先,有一些机构就会定时定候的来收,还会在一些节日比如圣诞节的时候,来收一些你觉得没用的玩具啊摆设啊什么的,拿给有需要的人,衣物也一样,也会有固定的机构来收,还有就是你可以拿到跳蚤市场去交易,如果要搬家,可以在自己家门前摆开摊子,街坊邻居就会来挑选,隔壁几条街的人也会闻讯前来,有心仪的就拿(买)走。最后,小兰还说,你现在不处理,等以后收垃圾要缴费的时候,你更麻烦,现在处理了就不会给后人留尾巴。小兰好像还说了如果捐的多了还可以抵税什么的,没记清楚。
我觉得小兰说的她那里的每一个办法都那么好,但是在我们这边好像就没有一条能对应上的,不过小兰的话还是起了一定的作用,昨夜和今天我就又清除了一部分东西,有点忍痛的感觉。如果我们这边也让旧物有这么好的出路就好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