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看龙应台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的时候,觉得龙应台说的真是太对了,也觉得有些事不能因为事不关己就“不生气”,也不能因为虽然事情关己但为了“保命”就不生气。
三十多年过去了,现在的年代是一个不需要生气的年代了吗?其实,人们的“不生气”可能是因为无奈,是不得不妥协。再说,现如今的我们遭遇的大概是有史以来“鸡汤文”最为泛滥的年代,太多的人告诉你要中庸,要仁义,要能忍则忍,要退一步海阔天空,要远离垃圾人。还有从养生的角度告诉你气大伤肝的,生气对自己不好的,要长寿要身体好要生活的好就不要生气。
前几日,群里一个朋友说被人恶意中伤诬陷,心里很难过,在群里说这事,也是想倾吐一下,舒缓一下心情,朋友们也大多觉得不要与中伤者一般见识,不理睬他就是了。群友花花就很旗帜鲜明,觉得还是不能让诬陷别人的人得逞,能对质就对质,该说清楚的还是要说清楚。当时看到朋友说这事的时候,我即觉得应该与“害人”者单挑,也尽量不要为这事气坏了自己。
这就是因为发生在别人身上,自己才会比较冷静。其实,这几年,我一直处在一种“生气”的状态,虽然朋友们也都劝我算了,也说这些事说了也没用,就是因为有些事我觉得很值得商榷,却因为与当事人三观不合,而无法沟通,劝解的人大多是说由他去,谁又左右的了谁,到时候他就知道了。
但就是这个“不能说”已经很让我生气了,为什么就不能说呢,不是“理越辨越清”吗。因为观点不合就各行其是?因为有分歧就退避三舍?为什么不能用说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如果说家庭的事是小事,没有必要争个你死我活谁对谁错,那国家的事呢,如果再来一次外敌入侵,如果再面对一次汉奸当道,都不说,都明哲保身,那会是什么结果。
龙应台在《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里说:“你怎么能够不生气呢?你怎么还有良心躲在角落里做“沉默的大多数”?你以为你是好人,但是就因为你不生气、你忍耐、你退让,所以摊贩把你的家搞得像个破落大杂院,所以台北的交通一切乌烟瘴气,所以淡水河是条烂肠子;就是因为你不讲话、不骂人、不表示意见,所以你疼爱的娃娃每天吃着、喝着、呼吸着化学毒素,你还在梦想他大学毕业的那一天:你忘了,几年前在南部有许多孕妇,怀胎九月中,她们也闭着眼梦想孩子长大的那一天。却没想到吃了滴滴纯净的沙拉油,孩子生下来是瞎的、黑的!
不要以为你是大学教授。所以作研究比较重要;不要以为你是杀猪的,所以没有人会听你的话;也不要以为你是个学生,不够资格管社会的事。你今天不生气,不站出来说话,明天你——还有我、还有你我的下一代。就要成为沉默的牺牲者、受害人!如果你有种、有良心,你现在就去告诉你的公—仆立法委员、告诉卫生署、告诉环保局:你受够了,你很生气! ”
我也看过很多“鸡汤文”,我自己也经常劝慰和开解自己甚至他人,但我发现我好像越来越容易生气了,也许,是多年的修为已经毁于一旦,也许自己心胸越来越狭隘了,所以我现在对“鸡汤文”嗤之以鼻,反倒想起了三十多年前看过的龙应台的文章,如果做一个斗士就会短命,那也只好如此了,懦弱憋屈的活着又有什么意思。
姜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