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朋友圈看到白熊姐转的东方卫视“幸福魔方”栏目的一个题为“知青孽债——深埋的爱”的视频,在看这个视频之前,我先看了白熊姐对这段视频的评论(节选):
“刚开始看的时候非常同情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兰兰,感觉她带着女儿一定非常的不容易,她的眼泪也模糊了我的双眼。
可是看着看着,我的感情随着故事情节的波澜,我的感情变化了!
作为女人,不仅要有善良的心,更要知书达理,最起码要通情达理!
恨,要恨那个年代、恨那个时代!这种仇恨埋在心里几十年不让自己的女儿认父亲,对女儿进行仇恨教育,我认为兰兰太狭隘、太无情!难道她不知道血浓于水吗?血缘的力量是无法阻挡住的!幸福是要靠自己去追求、去努力、去把握。
她的悲哀是她自己酿造的!这种痛苦完全在几十年前就能结束,是兰兰的父母,兰兰的亲人,左右了她!她没脑子!兰兰不是一个好女人、她不配做母亲(最起码不配做儿子的母亲!)她没养儿子,可是她连找都没找,太不可理喻!”
故事的梗概是,一对知青在东北下放期间相识相恋,后来女人兰兰未婚先孕,不得已到老乡家里偷偷生下儿子并当时就送给了老乡。两人继续相恋,在回城大潮来临的时候,男人王刚先行回到了上海,之后才知道兰兰又怀孕了,再之后两人失去联系。
之后的两年时间里王刚一直寻找兰兰希望再续爱情,但是兰兰父母家的大院门岗不让王刚进入,后来卫兵忍不住告诉王刚,首长(兰兰的父亲)指示不让王刚进去,后来兰兰一家搬到北京定居。
王刚在七十多岁的母亲的催促下,与别人结婚了,这个女人看到王刚保留的所有与兰兰有关的物品和信件,说你放不下这人就还是离婚吧,这段婚姻只维持了一年半。
后来兰兰的女儿从母亲的日记中看到了爸爸的存在,之前母亲一直说爸爸已经死了。兰兰找爸爸,还真的是找到了。这个栏目就是因此而记录了这个故事。
在节目上,女儿对于父亲的结婚很不满意,兰兰也对王刚不依不饶,好像所有的苦难都是王刚给她造成的,兰兰的弟弟也一直在抢白和责难王刚,几乎不让王刚说话。在节目主持人和心理师的调停下,王刚才有说话的机会,原来他一直没有停止寻找兰兰以及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他这次来就是要给兰兰一个特殊的礼物。
王刚一直保存着兰兰送他的那块可以说是定情信物的鹅卵石,并在分别十几年之后找到了儿子,把毕生的积蓄都用来资助儿子读书和出国留学,在亲生父亲和养父母的爱护下学成归来的儿子非常明事理有担当,与那个偏执的妹妹以及母亲真是有天壤之别。
白熊姐说:“兰兰几十年不去寻找自己亲生儿子、不找王刚问其究竟,而是生活在假想中、生活在仇恨里,她是一个愚蠢的、不通情达理的无知女人!她不配做母亲、她不配有这对儿女!
我们也都到了花甲之年,对过去所发生的一些事情我们已经有了正确的认识和见解,恨一个人太没必要了!我们是那个年代的牺牲品!故事中的男主人公王刚,是一位有情有义、守真情、付孝道的好男人!”
这个故事——真实的事情,一对三十多年前的恋人,失联这么多年,一个在不断的寻找,一个活在怨恨中,我觉得王刚无可厚非,他一直爱着兰兰,最初的没有结为连理是时代原因,也是家庭的阻拦。而兰兰的心里也许根本就没有爱,在乡下的时候也许就是寻求一个肩膀吧。
如果兰兰爱王刚,就应该冲破家庭阻力,回到王刚身边,毕竟那时候还怀着两人的第二个孩子,如果兰兰爱着王刚就不会在三十多年重逢之后没有一点喜悦没有激动而是满满的仇恨。如果没有爱,也应该有宽容,宽容那个时代,宽容王刚当时的不得已。既没有爱也不具备宽容的心,她才会把女儿也教育成一个不懂得宽容和偏执的人,没有爱又不宽容,才让她自己这一辈子活在了怨恨中,如果说她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那也不是王刚造成的而恰恰是她自己造成的。
其实写下这一篇文的题目是在昨天,是想写看电视剧《产科医生》的一些想法的,起了个头因为其他事放下了,今天却正好看了上面说的这个视频,也正好是一个鲜明的对比。《产科医生》是重播,我也是第二次看,虽然看过,但是剧情还是那么的吸引我,原因就是剧中人物的那种善良正直和包容。
剧中一个出场较晚又很重要的人物,叫胡雅婷,当年她承担了别人的错误,到了一个小县城去工作,成全了自己的恋人出国深造并与他人成家,胡雅婷独自带着女儿不但工作上卓有成效还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女儿。
二十多年后因病回到这家当年的医院,她完全没有任何的怨艾,还协助“抢走”自己恋人的“情敌”完成研究课题。胡雅婷的另一个老同学愤愤不平的提起往事,胡雅婷说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我都忘了,她的老同学说,他们对不起你,对你做了这么多不公平的事,难道你就这样宽容他们了?
对啊,就是宽容,胡雅婷心里有爱,她一直爱着她的恋人,她清楚当初的选择都是不得已,也或许是最好的选择,但不管怎么说一切都过去了,不追究了,是自己的选择就要自己承担,根本不应该去怨恨和责难别人。
有爱,有宽容,才能活得好,活得幸福。
《产科医生》完美大结局剧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