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出行记

标签:
生活出行车辆惠州 |
分类: 随笔 |
也是。在惠州期间也不尽是呆在家里,衣食住行的行,也还是要频繁的接触的。买菜购物就是步行了,一个较大的商场离家也不远,一个菜市场虽然与商场方向不同,距离也是差不多,十五至二十分钟的路程,走走,即买了东西也算是锻炼了,妈妈有时候会问一句,走着去行吗,我说正好走走,再说之前在广州天天走,也走习惯了,一点也不累。
在深圳出行都很少乘公交车,在惠州更是基本没有这个记录,那天去同学家,同学说有一趟车从我家这边正好到她家门口,不用倒车,就乘了一次,果然方便,就再接再厉又坐了一次。
有一次又是去同学家,在公交车站等车,公交车不来,出租车也见不到影,真是让人着急,我是最烦等车的,等着等着就烦了,这时一部摩托车停在我面前,车主让我搭他的车,我说我不敢坐,害怕,车主说怕什么,很稳的,一点事都没有,这个时候交接班你等不到出租车的,我搭你去,很快就到了,我还是说不敢坐,这车手也不厌其烦,拍拍他的车座说你坐坐试试,很舒服的,我也是等车等的不耐烦了,就跟他讲好价,上了车。
一路开下来,车子还真是很稳,车座也的确是很舒服,等红灯的时候我说你这车坐着还真的挺舒服呢,只不过我就是害怕不敢坐,车主说不怕的,在市区也开不快,他又说他的车一直保养的很好,十多年了,当时买还两万多元呢,十多年的摩托车一直开到现在,跑起来稳稳当当的,也真是服了这位车主。
还有一次出门,也是在那个路口等车,也是什么车都等不到,又心急,这时开过来一辆机动三轮车,就是个小铁皮箱子那样的,司机是个妇女,招呼我坐她的车,又是纠结了一番还是坐了,一路又问她这种车可以上路吗,她说也是政府照顾特殊人士特别批准的,她又说她也是白天上班,在一家公司做清洁工作,晚上下班了再出来转转,能赚一点是一点,也帮补些家用,我说你也是很勤劳啊,女司机说没办法啊,上班挣得也不多。
当然,在惠州出行,乘出租车还是比较多的,惠州的出租车起步价低,去的不远,一般都不跳表就到了,一次,乘坐出租车听司机口音不是本地人,跟他聊天,他说在惠州也很多年了,惠州话能听懂,只是不会说,由此又聊到惠州方言里的粗话,彼此都会意,我说有一次和朋友聊天,惠州本土的一个朋友说这些方言里的粗话也是历史遗留吧,一直就这么说,一直就说下来了,也是习惯,这个出租车司机说,即使是历史遗留,也应该去芜存菁啊,应该有一种自觉,都这么说都不改,那所谓文明不是白说吗,就觉得这个司机师傅也挺有见地。
上次回深圳正好是元宵节第二天,估计长途车站会人多,就叫了个滴滴专车,一问价格有点贵就把目的地改在龙岗地铁站,一半路程坐专车一半路程坐地铁。开车的是个小伙,88年的,一问,小伙没读多少书,但目前手上有“三个生意”,租车是其中之一,小伙心态挺好,说也不那么拼命,一天有些进项就行,又说同学中有的都做了父母,自己的父母也是催着他成家,但是他自己倒不着急。然后说到代沟,我说你的父母年纪不算大,现在咨询发达,也不至于有太大的分歧吧,小伙说还是有观念上的差异,比如开车,前面堵车,我一定会走岔道另辟蹊径,但是老爸就不会,就一定说就排队慢慢走呗。听他这么说我都笑出声了,因为最近和女儿刚刚碰到这样的事,情况和小伙说的一样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