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在字典里的生字⑶
(2012-05-24 18:08:39)
标签:
字典阅读笔记随想杂谈 |
分类: 随笔 |
第443页,11个字,3个生字。
本页的第一个字“诜(shen第一声)”就是生字:“【诜诜】形容众多的样子”。这一页另一个同音字“莘”,第一种解释是“莘县,在山东省”,第二种解释是“姓”,除此之外就是“【莘莘】众多”。这个“莘莘”与那个“诜诜”怎么区别呢,诜诜不能取代莘莘么,如果这样,莘莘这个字条下的解释不就可以少一个了么,诜诜那边还不用增加,我没有研究,应该纯属愚见。
第二个生字是“糁(shen第一声)”,“(糁儿)谷类制成的小渣:玉米糁儿。”
第三个生字是“鲹(shen第一声)”,“鱼名。身体侧扁,侧面呈卵圆形,鳞细,生活在海中。”
这一页的“燊”字的解释是“旺盛”,就两个字,是什么旺盛,怎么用,不得而知,看木字上面三个火,大概是火很旺吧,很旺盛的火在木字之上,那是篝火呢还是森林大火?这个字我用过一次,是一个朋友要给孩子起名字说算了八字,缺火,我翻了字典,就选了这个字,朋友认可,后来说报户口的时候,电脑里没有这个字,还得手写还是什么的,现在的电脑倒是一打就出来了。
这样专门的翻看字典才觉得,有些字的解释真是不尽如人意,“认真追究”起来,不但不得其解,还更加纠结。
比如这一页的“娠(shen第一声)”,解释为:“胎儿在母体中微动。泛指怀孕。”我知道与娠配成一个词的那个字是“妊(ren第四声)”,翻到第422页去找它,解释是“妊娠,怀孕:妊妇”。
字典里有些字是不能单个解释的,它会让你看某某页的某某词条,叫我看妊和娠也是不好拆分来解的,它却都解释了,但把两条放一起看,就会很纠结。纠结的我都不知怎么来说我的纠结,只觉得自己好笨好笨。
这一页还有个“参”,不是参加的“参”也不是参差的“参”,是跟人参的“参”同音,但它的第二个解释才是“人参”,第一种解释是:“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参商】参和商都是二十八宿之一,两者不同时在天空出现。喻1,分离不得相见。2,不和睦。”
看到这个字让我想起第一次知道“参商”这个星宿名还是因为茗茗。有一天在办公室,茗茗跟我说起在一首古诗中读到“参与商”,说以前一直不知道意思,原来是星宿名,参与商是两颗不相碰面的星宿。我也是那时听了茗茗说才查字典了解的。今天翻字典又想起当时的情景,而茗茗说的是哪首古诗记不清了,不知是不是杜甫的《赠卫八处士》里的两句“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汉字很多,颇复杂,它以诗词的形式呈现就很美,尤其古典诗词,简练而蕴藉,甚至包含了天文地理知识。字典是稍显“简朴”了点,却还是有一定的指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