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我们存的小玩意儿

标签:
童年收藏剪纸糖纸杂谈 |
分类: 随笔 |
小时候,喜欢的东西很多,可是什么也得不到,因为那时什么也没有,所谓喜欢的东西也都是听说的或者从书里看到的,还有就是偶然在别人家看到的。
比如,一串珠珠(这也是极少有的),比如一束塑料花(并不是家家都有)。小孩子能玩什么呢,女孩子跳皮筋的皮筋都不是谁都有的,大家凑一块玩,还经常因为不喜欢谁就不跟谁玩呢。
那时,女孩都有一绝,就是剪(刻)剪纸,谁要是先有了一个样子,大家就相传着来誊样子,就是拿一张作业本的纸覆盖在那张刻好的剪纸上,用铅笔涂,涂下那剪纸的样子后就在这张纸后面再加一张彩色纸,用大头针别好,然后一剪一剪的剪出来。有的孩子有刻刀就刻剪纸,我是用那种可以折叠的小剪刀来剪剪纸的,那种小剪刀比较尖,可以剪细小的部分。
那时剪纸的样子也挺多的,久不久的就会有新的样子出现(当时也没想过这些剪纸的最初的版本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剪出来的剪纸就渐渐的多了,有的是成套的,比如体育项目的,当时有一套体操的,特别好看,我也特别喜欢。剪纸剪的多了,就拿一本书夹起来,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候就会拿出来交流和欣赏,当时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
那时,我们都不懂“收藏”这个词,我们叫“存”,说谁存的多,说谁存了什么,比如存剪纸,存邮票,存烟盒,存火花,存小人书,还有存糖纸。
说到存糖纸,现在想起来那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那时糖果的品种并不丰富,尤其是我们居住的小城市,但有一点好的是,家里的大人常常出差,天南地北的走,就会从外地带回一些我们没有见过的糖果,这些糖纸自然就成了我们的收藏,同一种的糖纸多了,还可以和别的同学或小朋友交换,这样,收藏也就渐渐的丰富了。
存糖纸还有一个来路就是捡,走在路上眼睛会很注意的往地上看,有一次,我就在我们大院里看到一个窝成团的糖纸,捡起来打开一看,没差点乐疯了,那是一张很“高级”的糖纸,我们那时说的高级,是指产地,比如上海,而我捡到的这张,画面特别好,从来没见过的,应该说是别人没有的,所以特别高兴。
存糖纸,还有一些程序的,捡回来的或者人家给的,包括自己吃的,拿到手都要先拿到水龙头那冲洗干净,然后晾干,之后就夹在书中,最好是厚的书有重量的书,夹到书里之后最好一段时间不要动它,书不够重的话,再在书上压上重物。过一段时间,把糖纸拿出来,摊开手心儿,把糖纸放在手掌上,糖纸的两边就会慢慢往中间卷,压的好的就会卷成一个卷,我们管这样的情形叫做“活了”,大家交流的时候,这是一个必须演示的环节,还要看谁的糖纸“活”得好。有一种糖纸的纸质是透明的,我们叫它金纸,一种是普通的纸上面有一层蜡,就叫糖纸,还有另外一些比如口香糖之类糖纸,我们是不存的。
小时候,存了很多自己剪的剪纸,还存了很多糖纸,这两种纸都是夹在书里的,年纪慢慢大了,就不再存了,也没有好好的保管,后来,工作了离开了家,家里又搬迁了几次,这些剪纸和糖纸就不知到哪里去了,每每想起来都有心痛的感觉,也知道了,自己珍惜的东西就一定要自己看管好,否则就会不翼而飞的。
也不知道哪一天,翻自己以前的旧物,竟然翻出几张糖纸来,那真是有一种喜出望外的感觉,怀着奢望再找,却是再也没有了,可能,当初十分喜欢这几张就拿了放在身边,才得以保存下来吧。现在市场上各种各样的糖果那么多,却没有心思去“存”一张糖纸,心境真是今非昔比了。这几张带着儿童时代印记的糖纸,已经很旧了,好像一碰就会坏的样子,却因为失而复得而让人不忍释手,毕竟,它们也有四十多年历史了,在这几张薄薄的纸里隐藏着很多无形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