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打击乐舞云南的响声欣赏摄影杂谈 |
分类: 图文并茂 |
一个偶然的机会,舞蹈家杨丽萍看到了一种鼓。
那是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时代,人们用纯手工制造的巨型乐器,最大的有三米多高。四条汉子也抬不动。那是鼓的祖先!是鼓的化石!她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收集这些流浪在外的鼓。经过千辛万苦,终于用牛拖马拉,把几十面大鼓从中缅边界热带雨林的许多原始部落里,拉回来了。堆放在一起,变成了一片鼓的森林。于是,她有了创作《云南的响声》的灵感。
云南,千百年来,人们顺手拔一根竹子,挖一个孔就可以吹奏,随便摘一片树叶,两手一搓,就是一个吹管,许多乐器就是在田边地头就地取材,随手制作,即兴创造。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甚至手里的镰刀锄头,家里的坛坛罐罐,石磨水车,凡是能发出声音来的东西,都有可能变成乐器。
在这台演出中,被搬到舞台上的云南民间乐器,大约有几百件之多!它让观众感知,什么是云南发出的——响声。
《云南的响声》的演出票,我5月16日就已经买好了,一直期待着。
杨丽萍带着她的演员带着她收集的鼓带着各种不是乐器的乐器,演奏了一曲自然的乐曲,把朴实的劳动人民的智慧通过声响传递给我们,让我们在这些不同凡响的响声里受到感染和震撼。
前一篇:闲时读读《夜航船》
后一篇:云南的响声·杨丽萍·小彩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