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撕书飘作雪
(2009-06-21 10:23:14)
标签:
教育高考读书杂谈 |
分类: 随笔 |
高考之前,某学校的高中生集体撕书,从教学楼上往下挥洒,只见纸片纷飞,洋洋洒洒,有如六月飞雪。在网上看到这个图片的时候,心里震了一震,想到的是,难道,这些学生真的被学习给压迫成这样?不撕书不足以平复心头之“恨”?后来又在电视里看到这一情况的录像镜头,心中滋味无以言表。
如果仅仅从“那些书还可以循环使用”来惋惜这样一种行为已经远远不够了。读书这件事历来是被人们重视的,到现在,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了,还有很多很多孩子读不起书,在为读书而努力而艰难的创造条件。我们这一代人经历过一个读书无用的年代,即使在那样的年代,还是有些书在暗中流通,大家还是如饥似渴的阅读。
曾经看过一个短篇小说叫《拾纸救夫》,说一个女人因丈夫被打入冤狱,为了救出自己的丈夫她到处去捡被人丢弃的废纸,只要是有字的,她又不识字,还得求人念给她听,就是希望能从这些字里找出为自己丈夫平反的依据来。
读书本应该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对成年人来说,在度过了受教育的时间,还可以继续的从书中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即使没有什么功利目的,阅读也可以成为一种悠闲的享受。一个人的童年到青年时期就是接受教育学习知识的时候,不学习,将来如何为人呢。
应该说适龄儿童可以上学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接受教育也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必经的阶段,为什么读了十二年的书之后,会有这样的让书成为漫天纷飞的纸片的情景呢?读书是不是真的成了一种刑罚了?读书是不是成了一种酷刑了?
如果读书没有愉悦感,如果读书成了一种无法负荷的重负,那么,我们真要检讨我们的教育制度了。
那些苦读十二年的学生,是不是真的不愿意读书是不是真的憎恨书本?还是高中最后的这一年半让他们无法喘息,唯有把书页化作飘零的雪花才能让他们得以舒缓才能有解脱之感?还是,他们并不憎恨读书,这只是他们表达心情的一种行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