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梅霞行摄志
张梅霞行摄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0,193
  • 关注人气:26,6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老(十)  啬其智识

(2017-08-17 06:50:52)
标签:

韩非子

解老

山西文化

分类: 山西文化
【最美山西·文化】
 
         解老(十)  啬其智识
                    
               韩非子
原文:
      聪明睿智天也,动静思虑人也。人也者,乘于天明以视,寄于天聪以听, 托于天智以思虑。故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 目不明则不能决黑白之分,耳不聪则不能别清浊之声,智识乱则不能审得 失之地。目不能决黑白之色则谓之盲,耳不能别清浊之声则谓之聋,心不能审得失之地则谓之狂。盲则不能避昼日之险,聋则不能知雷霆之害,狂则不能免人间法令之祸。书之所谓治人者,适动静之节,省思虑之费也。所谓事天者, 不极聪明之力,不尽智识之任。苟极尽则费神多,费神多则盲聋悖狂之祸至, 是以啬之。啬之者,爱其精神,啬其智识也。故曰:“治人事天莫如啬。”

译文:
    听力、视力和智力是自然生成的,它们的动静思虑是人为的,人为的是指,要依靠自然生成的视力去看,依靠自然生成的听力去听,依靠自然生成的智力去思考。所以视力用得过度,眼睛就不明;听力用得过度,耳朵就不灵;思虑过度,智力的认识功能就混乱。眼睛不明,就不能判断黑白界限;耳朵不灵,就不能区别清浊声音;智力的认识功能混乱,就不能弄清得失根据。眼睛不能判断黑白颜色就叫作盲,耳朵不能区别清浊声音就叫作聋,心智不能弄清得失根据就叫作狂。盲就不能躲避白天的危险,聋就不能知道雷霆的危害,狂就不能免于社会法令予以惩罚的灾祸。《老子》所说的“治人”,是说的适应动静的节律,节省脑力的消耗。所说的“事天”,是说的不要用尽听力、视力,不要用过智力认识功能的限度。如果完全用尽,就会过度费神;过度费神,盲聋狂乱的祸害就会到来,因此要节省。节省是指爱惜精神,节省脑力。所以《老子》说:“治人事天没有比得上节省的。”
解老(十) <wbr> <wbr>啬其智识

(山西晋城沁水西文兴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