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哀公篇(一)  人有五仪

(2017-04-10 07:30:30)
标签:

山西文化

荀子

哀公篇

分类: 山西文化

【最美山西·文化

哀公篇(一)  人有五仪

(荀子)

原文:

    孔子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有君子,有贤人,有大圣。

    哀公曰:敢问何如斯可谓庸人矣?孔子对曰:所谓庸人者,口不能道善言,心不知邑邑;不知选贤人善士托其身焉以为己忧;勤行不知所务,止立不知所定;日选择于物,不知所贵;从物如流,不知所归;五凿为正,心从而坏。如此,则可谓庸人矣。

    哀公曰:善!敢问何如斯可谓士矣?孔子对曰:所谓士者,虽不能尽道术,必有率也;虽不能遍美善,必有处也。是故知不务多,务审其所知;言不务多,务审其所谓;行不务多,务审其所由。故知既已知之矣,言既已谓之矣,行既已由之矣,则若性命肌肤之不可易也。故富贵不足以益也,卑贱不足以损也。如此,则可谓士矣。

    哀公曰:善!敢问何如斯可谓之君子矣?孔子对曰:所谓君子者,言忠信而心不德,仁义在身而色不伐,思虑明通而辞不争,故犹然如将可及者,君子也。

    哀公曰:善!敢问何如斯可谓贤人矣?孔子对曰:所谓贤人者,行中规绳而不伤于本,言足法于天下而不伤于身,富有天下而无怨财,布施天下而不病贫。如此,则可谓贤人矣。

    哀公曰:善!敢问何如斯可谓大圣矣?孔子对曰:所谓大圣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辨乎万物之情性者也。大道者,所以变化遂成万物也;情性者,所以理然不取舍也。是故其事大辨乎天地,明察乎日月,总要万物于风雨,缪缪肫肫。其事不可循,若天之嗣;其事不可识,百姓浅然不识其邻,若此,则可谓大圣矣。

    哀公曰:善!

译文:

    孔子说:人有五种典型:有平庸的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贤人,有伟大的圣人。

    哀公说:请问像怎样可以称之为平庸的人?孔子回答说:所谓平庸的人,嘴里不能说出好话,心里也不知道忧愁,不知道考虑选用和依靠贤人善士;出动时不知道去干什么,立定时不知道立脚点在哪里;天天在各种事物中挑选,却不知道什么东西贵重;一味顺从外界的事情就像流水似的,不知道归宿在哪里;为耳、目、鼻、口、心的欲望所主宰,思想也就跟着变坏。像这样,就可以称之为平庸的人了。

    哀公说:好!请问像怎样可以称之为士人?孔子回答说:所谓士人,即使不能彻底掌握治国的原则和方法,但必定有所遵循;即使不能尽善尽美,但必定有所操守。所以他了解知识不求多,而务求审慎地对待自己的知识;说话不求多,而务求审慎地对待自己所说的话;做事不求多,而务求审慎地对待自己所经手的事。知识已经了解了,话已经说了,事已经做了,那就像自己的生命和肌肤一样不可能再加以改变了。所以富贵并不能使他增加些什么,卑贱并不能使他减少些什么。像这样,就可以称之为士人了。

    哀公说:好!请问像怎样才可以称之为君子?孔子回答说:所谓君子,就是说话忠诚守信而心里并不自认为有美德,仁义之道充满在身而脸上并不露出炫耀的神色,思考问题明白通达而说话却不与人争辩。所以洒脱舒缓好像快要被人赶上似的,就是君子了。

    哀公说:好!请问像怎样才可以称之为贤人?孔子回答说:所谓贤人,就是行为符合规矩法度而不伤害本身,言论能够被天下人取法而不伤害自己,富裕得拥有天下而没有私藏的财富,把财物施舍给天下人而不用担忧自己会贫穷。像这样,就可以称之为贤人了。

    哀公说:好!请问像怎样才可以称之为伟大的圣人?孔子回答说:所谓伟大的圣人,就是智慧能通晓大道,面对各种事变而不会穷于应付,能明辨万物性质的人。大道,是变化形成万物的根源;万物的性质,是处理是非、取舍的根据。所以,圣人做的事情像天地一样广大普遍,像日月一样明白清楚,像风雨一样统辖万物,温温和和诚恳不倦。他做的事情不可能被沿袭,好像是上天主管的一样;他做的事情不可能被认识,老百姓浅陋地甚至不能认识和它相近的事情。像这样,就可以称之为伟大的圣人了。

    哀公说:好!

哀公篇(一) <wbr> <wbr>人有五仪
(山西临汾汾西县风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