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看见》里看见了什么?
(2014-01-04 08:44:44)
标签:
柴静《看见》读书笔记文化 |
分类: 命题文章 |
我从《看见》里看见了什么?
——《看见》阅读思考
柴静的《看见》,是本年度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喜欢到爱不释手。6月,我给各县教育新闻工作者讲课。课上,我把我读了一半的《看见》作为奖品,奖给了最具有状态的一位听课的朋友。然后,我从网上为自己又买了一本。
从《看见》里看见了什么?这是我给自己提的问题。像一个主持人对采访对象发问一样,我很认真地面对自己。
我看见了年轻时的自己。敏感,骄傲,认真到较真,有时候无知无畏,但心是柔软的,常常疼痛到抽搐。眼神清亮,偶而内心纠结。知道自己的方向,不管不顾,径直前行。
我看见了一个比我小的同行,亦是一位忘年交的朋友。她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样的事,知道做什么样的事能让自己充实而快乐。文字简洁而深刻,额头光滑而明亮。她有一口好牙,能把紧紧捆住自己的绳索,或者说茧,一点点咬破,让自己获得华丽的蜕变。平常而美丽,常常迸发思想的光芒,亦从不失去行动的勇气和力量。
我看见了一位朋友,亦是曾经的同窗。她外表朴素得像沙滩上的一粒沙子,在我看来,她却有着高贵的灵魂。她讲真话,面对真实的内心,单纯得让我们不得不逼视自己的世故。她有着广袤的精神世界,悲天悯人,柔善坚韧。她是尘世的仙子,凡人中的菩萨。她在大地上行走,在炊烟里歌舞,她却注定是要在云彩之上大放光芒的。她的光芒,注定流传百世。
于是,我告诉自己,柴静是独一的,但不是唯一的。
于是,我告诉自己,在《看见》里,我看见了人,真实的人,不停止思考的人,认真奉养灵魂的人,脚踏实地的人,从不放弃梦想的人,敢于挑战的人,不妥协的人,大善大美的人。
是职业的人,亦是事业的人,更是超拔于职业与事业的人。
我们也许成为不了这样的人,但我们可以——
向往成为这样的人。
接近成为这样的人。
如果不是这样,我问自己,生命的意义、世界的希望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