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歌唱给知音听

(2013-03-24 11:19:01)
标签:

杏月散文

随笔

杂谈

分类: 有感而发(一)

春节期间,我休假在家,母亲有机会在我家住几天。除了晚上一起看电视连续剧以外,母亲会叫我整理日用的东西,或者做一些我平时不怎么做的饭菜。我明白,在母亲心里,我始终是一个生活方面的低能儿,已过古稀之年的母亲,总是不失时机想教会我一些东西。不论我做得如何,年轻时特爱“弹嫌”的她这时总会笑着说:行,能行。

那一日,母亲看我蒸馒头,问我她以前从老家给我捎来的馍褥放在哪里。我从吊柜最上面的隔断上取下一个袋子打开给母亲看。我以为母亲看我保存得很好会高兴,谁知她神情却有些黯然,轻声说了一句:你妈带给你的东西,你都没有打开看过啊。我连忙解释说:看过了,看过了,不过看过后原样放好了。母亲做出释然的样子。其实我知道,母亲给我准备这些东西,不是为了让我留存,也不是为了让我看,而是希望我能常常用到。至此,我方才理解,在母亲心里,她一直希望女儿做一个平常的女子,本分地伺候好一家的衣食,过最日常的生活。只有这样,女儿才是一个幸福的女子,她也才算是一个称职的母亲。

忽然就想起王立春送我的诗集《骑扁马的扁人》。她在扉页上写了一句话:好歌唱给知音听。她是当今最优秀的女诗人之一,她视我为知音,我自然高兴,却并不惊讶。我们报社年年举办作家进校园的活动,以前邀请的全是童话作家,有一年我却力排众议请她来主讲。我喜欢她的诗,没有谋面就喜欢上了她的人。我知道她是有生活有故事有灵气有敏捷才思的人儿,知道她能驾驭了这样的工作与场面。她来太原,先在一个小教室里试讲,孩子们嚷嚷得像开了锅的水。晚饭时,我一条条给她提意见。旁边,同事频频给我使眼色,怕她面子上挂不住,想打断我。她却像我想的那样,坦然自在,不断点头称是。第二天,在长治的一个礼堂里,王立春正式首讲。现场忽而安静得掉一根针也听得见,忽而掌声骤起如雷贯耳。后面的几天,她的演讲效果都火爆异常,我与她给孩子们签名,签到手酸胳膊疼。王立春从沈阳医院出来就来山西,带病在长治巡回演讲一周,她没有售书,没有按天按课时收讲课费,只拿了些许微薄的补助。我心里感动,但并不告诉她。分手时她对我说,为了孩子,为了我们之间的情谊,不论何时,她召之即来。自那以后,即便很长时间不联系,每每想起来,心里都是亲近的。

看电视剧《康熙王朝》,康熙与姚启圣的戏深深打动了我。康熙磋磨姚启圣,苦其心志,不单单是因为他将降大任于他,而是因为他了解他,洞彻他,明白他虽然桀骜不驯,却依然希望有机会为国为民做一番事情。姚启圣实施平台政略与战略,不顾民怨鼎沸,迁界禁海,并“耳提命面”让康熙不能先提出和谈,康熙不仅不怪罪他,反而将他视为知音。康熙背悖祖宗遗训启用姚,姚不畏生死全力平台。收复台湾后,康熙命姚启圣“丁忧”,看似罢黜,实为保护,所以姚启圣坦然谢恩。他们各自的好歌,只有对方才是懂的人啊。

年轻时总以为知音就是那些跟自己言语投机、志同道合的人,后来读了管仲与鲍叔牙的故事,有了新的体会。管仲曾有几句言语道:吾尝一战一北,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吾尝一仕一见逐,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也。吾尝与鲍叔谈论,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有利不利也。吾尝与鲍叔为贾,分利多,鲍叔不以为贪,知我贫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无论管仲分金不公还是临阵脱逃,鲍叔牙都给了他充分的理解和不变的信任,而这理解和信任的基础,正是因为懂得啊。所以,所谓知音,也许正是张爱玲所说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人到中年了,生生死死地爱过了,分分合合地结交过了,进进出出地带过团队了,波澜起伏的时候日少一日,涕泪横流彻夜不眠的光景也很少有了,不是心淡了,胆怯了,而是对爱,对情,对缘,对人性,有了更透彻的理解。那些年不间断地写文章,总是想着给哪个人,哪些人读。忽一日不怎么想写了,因为不知道能耐心读能读懂的人,有没有在不在。后来又思虑,写着写着,总会有人读,总会有人懂。如今方才明白,懂的人自然懂,不管你写不写,不管你写了什么。

小时候以为,知音就是“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的人”,现在看来,那不过是江湖权术而已。知音贵在神交,何必朝暮,何必形影,何必言语。有一日你站在池塘前,你看鱼,鱼看你,你看的也许还是你,鱼看的也许还是鱼。人生如是,有时候,知音不过是缘分,你懂他,他懂你,你们碰巧遇在一起。而有时候,知音不过是你投在对方身上的影子,他只是乐意做你的影子而已。就像母亲为我做的那些琐屑事情,在我心里,全是天籁一般的爱之歌啊。

凡亲人,凡朋友,即便一遇而过的路人,心底里总是相亲的,或者善意的,只是有时候因为不懂,不知音,再动听的好歌,也引起相嫌或相斗,弄出许多龌龊来。而但凡知音,正像庄子所说“得意而忘言”。只要会意,所闻皆是好歌。

人的前半生,越走越重,后半生,便想越走越轻。好的知音,我以为是那些明白、懂得就可以了的人,你不要在他身上找你的影子,他也不要在你身上找他的影子,彼此干净利落,又心存一份淡淡的欢喜与祝福,这境界便是: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