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边走边唱 |
关键是要建立家庭阅读生活
关于孩子的缺点,梅先生说:要相信成长。不要把今天的缺点当成明天的缺点。今天的缺点也许是明天一个很大的优点。比如我的女儿,小时候特别喜欢说话,老师经常反映她在课堂上说话。可是到她长大以后,会说话成了她很大的一个优点。现在她的表达能力特别强,能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叙述得非常形象、生动。我们常常对孩子提出一些不恰当的要求,比如不让做小动作等,这不是对待童年的正确的态度。孩子就是孩子,而且,
有的老师担心一些家长不具备文学修养,对孩子的早期阅读不利。梅先生说:不是所有家长都有文学才华。他只要买书给孩子读就很好了。关键是要建立家庭阅读生活。很多家庭只有吃饭生活、睡觉生活,没有阅读生活。甚至现在有的家庭连吃饭生活也没有了。很多家长忙着当董事长、总经理,天天在馆子里吃饭,很少回家吃饭,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作家长的,他只要每天能抽出一点的时间,陪着孩子读书,看着孩子读书,或者听孩子读书,这样,慢慢地,家庭阅读生活就建立了。我小时候,经常看到爸爸坐在那里写东西,看到妈妈读长篇小说,后来我就成了一个作家。其实,我的父亲从事的是理科的工作,他写的东西完全跟文学无关。
有的老师提到家长不能引导孩子进行讨论,梅先生拿以前的书场做例子说:以前的书场,那些听众大多没有什么文化,甚至是裤腿挽得很高的苦力,他们不能讲,只要坐着听就可以了。阅读也可以这样简单。不要太多讨论。越简单孩子越喜欢。我们小时候的阅读是不讨论的。家庭阅读不要课堂化。课堂阅读图画书不要教材化。严格来说,家庭中没有老师,家长和孩子只是一起阅读而已。
有的老师提出有些家长在跟孩子一起阅读时,常常会乱引导孩子,是不是这样的家长,最好不要让他跟孩子一起读?梅先生说:想改变家长很难。但是,和孩子一起阅读这是一种家庭生活,我们不能去干预人家的生活。是不是有的家长做菜做得不好就不要做了?况且,也许你认为这位家长做菜的水平不高,孩子却很喜欢吃他妈妈做的饭。我们小时候都是听爷爷奶奶讲故事长大的,爷爷奶奶大多没有很高的文化,可是我们依旧对每晚的故事充满期待。所以说,早期阅读对家长没有水平要求。阅读是一种家庭生活,我们不能叫停家长的阅读。
有的老师问在图画书的阅读过程中如何设计一些巧妙的问题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梅先生说:幼儿园课堂最重要的是把一本书读完,不要搞那么多花样。现在是教研员把教学复杂化了,我们要把教学复杂化这个问题解决掉。故事行进,想象也在行进。想象力不是通过提问培养起来的。故事就是故事,不是智力游戏,搞那么多问题干什么?
有的老师问怎么才能提高家长对图画书阅读重要性的认识,梅先生说,每个大人心里都有一个小孩,唤醒成人心里的小孩不那么容易。不过也可以有很多办法,比如给家长做图画书的讲座(他特别强调不是开家长会,不是布置家长买书),或者让孩子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等等,通过这样的努力,总有一些家长会被感动的。
有的老师问如何提高老师对图画书的理解,梅先生说:要慢慢读,常常讨论,有机会听听我这样的人的讲座就可以了。
有的老师问怎样才能像梅先生一样如此会讲故事,梅先生说,慢慢来,不能心急,这是没有办法的。像我这样,也是当了作家以后都不会讲故事,只会讲道理的。你学习一些技巧性的东西是没有用的。我看到现在有些电视台的主持人把故事讲成那样,很着急。技巧不重要。像我这样露出半个牙齿,甚至半个牙齿拔掉不补也没有关系。关键是要你能读懂故事,读懂人生。你要在意的是你读得开心不开心,想不想讲给别人听,别人听了感动不敢动。当然,我是不能作为例子的,我是天性浪漫,天性中有诗意的。我最初喜欢哲学,所以一些形而上的东西,我能在不经意中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