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年龄这个东西

(2011-04-10 22:00:00)
标签:

生活感悟

随感

杏月随笔

杂谈

分类: 有感而发(一)

    有一样东西,年少时盼越大越好,年老时盼越小越好。不用说,这个东西就是年龄。

    你看,小孩子三四岁就开始羡慕爷爷的胡须,奶奶的银发,以为里面藏着讲不完的故事;五六岁就开始玩嫁娶的游戏,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大红花轿抬起来,大红盖头揭起来;七八岁男孩子舞枪弄棒,想仗剑走江湖,女孩子偷穿妈妈的高跟鞋,偷擦妈妈的口红胭脂;十一二岁便振振有词:我已经长大了,不要你管;十五六岁女孩子开始留长发,男孩子想蓄小胡须,觉得父母已经老朽,什么都不懂;十七八岁,鼻孔朝天,指点河山,粪土当年万户侯。

    朋友跟我说,人过而立之年,便惧怕过生日。小时候一年那么漫长,好像一个世纪。而现在呢,倏忽之间,一年就到头了,惶惶然发现无论怎么努力,都抓不住时光的尾巴。三十多岁的日子可以无限制重复,已经跨进四十的门槛了,还以为自己才三十多岁。四十曰强,刚刚到了不惑之年,可是感觉到人生的大好年龄已经没有多少了。更年期、亚健康等等问题接踵而来,上有老下有小,人到中年的各种重负让你无可逃遁。五十六十,那更是人生关键期,转折得好,从此通达透彻,淡定从容,开启另外一个人生。转折得不好,身体、心理就像一块无法侍弄的土地,不长庄稼,只长病苦烦恼。七老八十呢,按他们的说法,就是老眼昏花,老态龙钟,万事无能为力,只能装聋作哑,每日里面南而坐,等着一路向西。

    想想也是。年少时,虽然自己年岁小,可是有无限的空间可以眺望和遐想。年岁越大,虽然人生的历练越来越多,经验越来越丰富,可是你未来的空间越来越小了。越到最后,人生的不确定性就越接近于零。所谓希望,就是对那不确定性抱有的想象。没有不确定性了,人生的魅力似乎就没有了。我们常常抱怨老年人喜欢唠叨,喜欢翻来覆去“讲那过去的事情”,那是因为我们不明白,老年人的明天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期待了,他只能回忆他的昨天。

    其实,我国古代关于年龄的说法就很好,甚至很科学:“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又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你看看,是不是每一个年龄段都有自己不可复制的特点,都有自己的历史使命?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为年华的流失而慨叹忧郁,只要珍惜生命,顺其自然,尽可颐享天年。再说,每个年龄段都可以有它独有的魅力,比如有个段子说:“1岁时,哭笑都帅;10时岁,分高就帅;20岁时,人美就帅;30岁时,有房有车就帅;40岁时,有钱有闲就帅;50岁时,头发乌黑就帅;60岁时,腰板硬朗就帅;70岁时,牙齿健全就帅;80岁时,谈笑风生就帅;90岁时,生活自理就帅;100岁时,还能活着就帅!”这话不见得完全正确,但是告诉我们,正确看待年龄的递增,人固然有喜欢比较的习惯,但是凡事最好横向比较,而不要纵向比较。如果40岁还要和20岁去比,怎么能不气馁失落呢?
    现代社会关于人的年龄又多了很多新的说法,什么生物年龄、心理年龄、相对年龄等等,无非是告诉人们,要善待生命,重视健康,多做有益于社会的事,就可以提高生命质量。生命质量重于生命的长短,只要我们活得健康、充实、快乐,又何必去计较寿命的长短呢?寿命长短大多由老天决定,我们不该去管老天要管的事情。可是,只要我们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注重锻炼,饮食作息科学合理,老天是不会剥夺我们应该享尽的阳寿的。有道是,青天高,黄地厚,天寒日暖,来煎人寿——自然与生命息息相关,另一个自然——内心这个宇宙的环境更是关乎人的寿命,所以,心理、心态、心情,当然决定我们的生命体征。

    当今社会风行养生只说,我近年来也颇关注健康科学。看来看去,忽然想到,一个人如果过分重视生命与健康,过分重视年龄这个东西,必然会失去许多做人的体验,做人的乐趣。非但如此,人与动物的区别,不但在与生命的长短,更在于,人不光讲今生的事,还要修来世的命。不光要注重生前事,更要重视身后名。就像《非诚勿扰2》里所说:“死是另外一种存在,相对于生,只会生活是一种残缺。”不为一事,活到千年,也不过老鳖一个,有何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