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五点半醒来,打来微博,看到郑渊洁五点二十五发的信息:郑在打卡。早上好。今年最后一周。
是啊,本周六元旦,满打满算,2010年只剩下五天了。于是慨叹,人跑得再快,都跑不过日头影儿,难怪有人想用一根长绳子把太阳系住啊,可想归想,神话毕竟不是现实。
年终总结是必不可少的。前些日子本系统搞“三不准”总结,没有想到,连续两次被市里打回。不能过关的原因,无非是几乎所有的单位,都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形式主义好像是见怪不怪的事情,也从来没有被当做多重大的问题,可这次就是不行。领导在会上又是循循善诱,又是雷霆风暴,又是痛心疾首。所有单位的“三不准”总结写了三遍,这真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于是从内心里触动。作为企业化管理的单位,不比行政单位。公务员做事不做事,工资一路飙升。自负盈亏的单位,如果让员工的工资、福利不比行政单位差,只有向市场要效益。真金白银才能维持一个企业的脸面。墙上贴满奖状却需要靠乞讨为生的模范不可能再有。所以,企业不能搞形式主义。如果有人再以形式主义作为工作不力的检讨,一定要让他认清形式主义的危害。
于是报社的年终总结与明年的工作计划,我也退回去三次要求修改。总结与计划不是为了走过场,不是为了完成这一项工作流程,而是要为下一年度甚至于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提供经验与教训。问题不敢说,原因找不准,目标不明确,指标不过硬,措施不具体,那就是掩耳盗铃,隔靴搔痒,除了浪费一些资源和精力,没有任何益处。
昨天开党代会,会前去向领导汇报。工作总结是会上说的,没有办法在办公室里给领导逐条读来。想三句话谈完,嗫喏了半天,却只有一句,总的发行量,比去年降了。
说完,不知道再说什么。一整年的辛苦,许许多多的努力,各种各样的原因,都不能再说。除了数据,没有什么能更好地说明结果。既然问题认识得很清楚,就不能有态度上的问题。除了坦诚,不需要任何粉饰。
领导说了一句,像是安慰的话。准备承受的批评,却没有到来。也许领导总是站得高,看得远,总是在你想不到的地方等着你。平时,你想着要挨批评的事情,他不批评;你觉得很正常的事情,他却很严厉地痛斥你。这会儿,他没有批评,却比批评更有力度。所以我想,只有好好地反思,才是唯一的觉悟。
孩子每天早晨醒来喝的一杯温度正好的水,一定是母亲为他倒好的。办公场所里不被人注意的一个烟蒂,常常是一把手弯腰捡起。只有担子在肩,责任在心,才会关注、关切、关心每一个细节。所以,如何让每一个员工都像母亲对待孩子一样对待工作,应该是一个领导应做的事情。
如能这样,一切尽可以高枕无忧。
是为年终所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