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享者的光芒

(2010-05-11 06:44:07)
标签:

人物笔记

生活感悟

于春祥

文化

分类: 斯人难忘(一)

去年新教育年会在绛县召开。在实验区的工作会议上,我先是被安排在前排就坐。会议马上就要开始时,又有一部分人走了进来。陈东强局长走到我身边,用低低的声音在我耳边说,张总,咱俩坐后面去,让于老师坐前面。他是新教育里很厉害的一个人。

于是我格外留意这个“很厉害”的人。他身量高大,面色微黑,像是一个普通的山东汉子。可是他一开口,却让人的注意不由自主被吸引过去。他不是像其他人一样泛泛而谈本试验区的做法,也不是赞扬新教育的力量,而是切实谈到了新教育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新教育的“信仰”问题;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人怎样平起平坐;新教育最大的贡献应该是让有成长渴望的人走上成长的快车道;警惕“概念异化”;警惕“标签化”;建立“局长共同体”,开展局长高峰论坛活动;建立互助管理团队;组建专家团队……如此等等的言论,以及他深沉严肃的面容,洪亮顿挫的声音,让他成为会议的核心,成为人们目光的焦点,也让我对他产生了一种敬畏的感情。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且是一个能够真诚地把自己的观点与别人分享的人,既是一个思考者又是一个行动者。

在之后的几天内,我有幸与于老师同桌就餐并同行。在几天的时间里,我越发感觉到了他是一个特别注重与人分享的知识分子——尽管现在知识分子已经少得可怜。在司马温公祠里,于老师在听完工作人员的解说后,温和地指导她如何能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解说员,如何能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提升自己的形象力;甚至在吃饭时,他关注了一个刚出来打工不久的小女孩,教她如何理解、记忆菜谱,她如何记工作日记,她如何让客人记住自己,叫她如何从一个服务员快速成长为一个领班或大堂经理;在饭桌上,他与一个刚分管教研工作的教育局副局长,讨论教研工作区别于行政工作的特质,讨论如何“让大象跳舞”之类的话题;在李家大院子的“百善壁”前,他侃侃而谈“善”字的字源字理……他总是随时把自己的观察与思考与身边的人分享,引导我们的思想向更深更高的地方去。我们同事由衷地说,于老师,您真像一位布道者。于老师回答说,如果连知识分子都不愿意布道了,这个社会就没有希望了。

回去后,我把我的一些困惑发给他。在我们新杂志试刊的过程中,他也随时通过邮件解答我的疑问,提出一些很好的建议。于老师吸引我们的,不在于他的儒雅渊博,在于他阅尽世事后依然保持的热诚、坦率。

于老师,就是山东淄博教研员于春祥老师,一位普通而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我庆幸我遇到了很多于老师一样的分享者:如杨谦、许锡斌、李希贵、郭日跻、满亚丽、崔峦、吴立岗、陈东强、国永红等教育工作者,如金波、樊发稼、方素珍、曹文轩、秦文君、冰波、安武林、王一梅、苏梅、王立春、汤素兰、伍美珍等儿童文学作家如海飞、卢勤、陈伟新、陶剑平、刘晓佩、罗德佳等童媒工作者……他们用他们的温暖的光明照亮了我,让我也乐意做一个真诚的分享者。

分享者因为分享而快乐,而富有,而幸福。他们像一群美丽的萤火虫,带着自己也许微小但很伟大的光芒,飞来飞去,照亮人们的眼睛,照亮人们的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