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少年先锋报社网络公司组织的“红领巾之声”系列活动,雪姐姐为龙湖社区得奖的娃娃颁奖。)
报社建社三十周年征文,真不知道写啥,想了半天,写写这五年的编辑路吧。
当一名童报编辑,无非把握好八词:机会、学习、包装、互动、创新、分享、专业、集体,即我文章里的八个小标题。
好久没发博文了,是有点懒。罪过,以后会常来。
编辑的纪念碑
(一)机会
大四寒假某天,朋友来电:有个娃儿报正在招人,你去试试?
当时我已联系好一处三尺讲台,但还是好奇着找去了。会议室里,戴眼镜的李主编言简意赅:“说,低幼报刊咋办?”老天,他当我是超人?没忍住“扑哧”笑出了声。主编斜了眼:“知你回答不上!先实习!”
★04年2月14日,我成为先锋报社《一二年级周刊》一名实习生。
(二)学习
3月4日,我参与制作的首份报纸诞生,头版标题《春天为什么会变暖和》。版版写到抓狂,我确不知该如何组合字词,才符合该年龄段孩子的认知。
接下一周,每吃力凑一版,我都紧张竖起双耳,听大呆头(刘宇,国内知名少儿美术家)处是否传出鄙夷之声。
第三天,我搬来任溶溶、郑渊洁、梅子涵、杨红樱、谭旭东等众多名家作品,一叠复印资料中,某报人《趣谈儿童语言》一文,让夜行的我依稀见到光亮……
★04年6月,“人的一生实在短暂……”老报人一番话引我首思“职场规划”。
(三)包装
转正了,我在头版增设“雪姐姐直通车进校园”,将坐机号码设为了报料热线。
5月,与李主编至珊瑚实验小学,发现该校张艳老师正组织学生搞作文擂台,交稿中数篇题材竟为绝妙武侠!“老师,争取出书!”半年后,此擂台赛结集成书《张宋演义》,引来各路关注,央视《实话实说》也邀师生前往……
我们以此策划《笔杆下的刀光剑影》,后获全国少儿类新闻评比头奖。
9月,发行部同志谈及某小学一起感人事,采访后写成《请让我来帮助你》,开通援助热线,竟引来桐君阁药房慷慨募捐。热线渐“热”,数所小学换着角度想上报。
★04年10月,江北某小学校长笑眯眯:“谢谢,买报买回诚服务。”
(四)互动
05年9月,调至《五六年级周刊》,与博学马大虾搭档。
“校园流行情报表”出炉,刊于头版醒目处。读者回馈火速飞回,不出办公室,也知了校园大小事;李主编发起“小主编小记者”征集,千里挑一决出能人20名,每期报纸8版任其闯。
★07年底,当年小主编徐畅来信:“已入南开中学,深谢当年引领。”殊不知,当年她寄来的情报表,催生出《谁是今日偶像?》《校园“官迷”》等获奖报道,该说谢的是谁?
(五)创新
06年3月任《一二年级周刊》主编;9月华叔调任网络部,兼做《三四年级周刊》。
此时已知发行尴尬,尝试改版:每版划出底栏开辟“雪姐姐课堂”:“每周一生字/一妙词/一佳句/一唐诗/一寓言/一美德”……意图不言自明。教师反馈细统计,70%娃懂将其搜集成册熟读忙。
★巴蜀小学田冰冰:“诸位若扎实研究课本与教学,何愁有心人不读报?”
(六)分享
06年10月,晓松加入,商讨完成《穿越时空的寻人启事》。
大开眼界:对于一份童报,编辑的性格与个人趣味太重要!若其性格自带奇险与幽默,在他编辑的一期报纸中,一句话中,或者一个感觉中,此人性格中最重要的那部分定能找到。
这年底,小编们在报社6154网站开设博客,妙文共分享。此间,我敲下《工作杂记9条》等博文,愈沉稳。
★想起K哥、麦芽、summer、大鼻子、跳跳豆、宝贝猪、蒙面侠等众编,这些年来亲密协作,分享彼此天性,读懂各自报纸,心态成熟,部门成长。
(七)专业
05-06年,报社开展“巴渝童谣大征集”活动,后儿歌作家轮番上了报:张继楼、蒲华清、戚万凯、徐平……大名耳熟能详。
07年春,彭懿先生来社开设图画书讲座,后小编们推广绘本不遗余力。
08年春,安房直子、罗大里、希尔弗斯坦等大师齐聚“故事剧场”,09年夏,“经典你来接”读者后续已可成集。
08年夏,晓松、卓、婷等柔女子:组织妈咪读者看望地震受灾娃;邀名师来社、开亲子讲座、搞拓展训练……她们欢呼,“向着明亮那方”(日本童谣诗人金美玲子诗集名)。
★如若时光倒流,5年前那个面试的下午,我会这样回答主编:“少儿报必须专业化,于低段报刊,卡漫、儿歌、童话、亲子,如四肢般不可少。”
(八)集体
08年底,雪梅姐勇接编辑部,四份周刊扩版初告捷,报纸再获新闻出版总署推荐,众小编工作生活俱佳,斗志更昂扬。
这半年,科科在采访中修佳缘,菜蝴蝶排版手绘愈强,一描养的小仓鼠上报,张小帅卡丁车夺冠、骞骞妹领诵《海燕》惊了众、小泡装修完毕住新房、肥羊脾气堪比高明,珊姐加入网购力量——人来又人往,周四中午轮买卤菜,没人忘!
★报纸是集体的力量,伟大的编辑总是隐于其中。每一期报纸的气质里,融合着的是,众人灵魂集合时统一的发声。有的正确,有的正在努力正确。但一份报纸只要存在,那么,就是正确的。尤其它若还能存在10年、20年,甚至30年,或者百年,这就是成功。
编辑的纪念碑树在创意与创造的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