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通】
王通(584—617),字仲淹。隋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万荣县通化人。
出身书香门弟官宦之家。自幼勤奋好学,知识渊博。年十岁,仿孔子《春秋》而作《元经》。十九岁上奏《太平十二策》,展为国抱负。后读《诗》、《礼》、《乐》、修《元经》,赞《易》道。又讲艺于龙门,受业者千余人。著名学生有唐初名相功臣房玄龄、李靖、魏征等。其为正宗的儒家思想家。其孙王勃,为唐代著名文学家。
http://img.blog.163.com/photo/y2qzknt0ObiL4S2SeqgqiQ==/3428646691313037778.jpg
【王勃】
王勃(650—676),字子安,唐代著名文学家。万荣县通化镇人。
出身于有文化修养的家庭。六岁善诗会文,九岁注释《汉书》,十多岁精通六经,十四岁作《上刘右相书》,陈论朝政得失,赞为神童。二十一岁作《滕王阁序》,闻名天下。
二十一岁,省父路经洪州(今南昌)时,应洪州都督闫伯屿之邀,参加了重修滕王阁落成庆典。以超人的才华和锐敏的思维,当场欣然挥笔,写出了千古不朽的佳作—《滕王阁序》。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为“初唐四杰”。
http://img.blog.163.com/photo/8OOblnu_tTe7v7pvOUDYUg==/597852850533847479.jpg
【薛稷】
薛稷(649—713)唐代著名书画家。万荣县人。
好古博雅,很有才学。锐意临摹,工于隶体,擅书名世,被称为唐初四大书家。在我国历代书法界,有很高地位。长于画鹤、龙,时称一绝。李白赞其笔力潇洒,风姿逸秀。
http://img.blog.163.com/photo/3xmjPpZoa3Wk-nD_j8KI6A==/3384736594946156248.jpg
【裴行俭】
裴行检(618—682)唐代著名军事家。闻喜县裴柏村人。
自小喜研兵法,军事方面有一定造诣。善于用兵,战功卓著。能安抚各少数民族,西域各国多慕义归附。胸襟开阔,待人宽厚。善工草、隶书。也是一位书法家。
http://img.blog.163.com/photo/vPF3YzYEaJfJY3wnQ_iy-w==/4522176975834104007.jpg
【王之涣】
王之涣(688——742)唐代著名诗人。原藉太原,后迁新绛县。
自幼聪颖好学,不到二十岁,能精研文章。未及壮,已穷经典之奥。而立之年,弃官在家赋闲十五载。五十五岁病故。后世对其身世知之甚少,但作为一位著名诗人,却几乎尽人皆知。脍炙人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称之为“绝句之最”。《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为千古名句。
http://img.blog.163.com/photo/fpO8kkXYVEb935PcqeSLkQ==/903816150218425500.jpg
【杨玉环】
杨玉环(719——756)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祖藉陕西华阳,后迁永济蒲州独头村。
幼年父母双亡,寄养于叔父家。十五岁被选为唐太宗的儿子寿王李瑁妃。由于其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乐。聪明机智,知算过人。被玄宗相中,封为贵妃,仪体同皇后。其姊三人,皆有才貌,都封为夫人。堂兄杨国忠任相专权,势倾朝野。天宝十四年冬,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起兵反唐,玄宗携玉环行至马嵬坡(陕西兴平县西),杀杨国忠,缢杨玉环(时年三十八岁)。
http://img.blog.163.com/photo/dweUb0H2cNXH3dxR6k2UMw==/2270940112102289719.jpg
【王维】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原籍祁县,后居永济。又说临猗。
幼时即通音律,善文章。仕途坎坷。为唐代“田园派”大诗人,“文人派”大画家。其诗独具特色,词句秀冶,意境清新,格调清雅,音律婉转,情景交融。其画,首创破墨山水,以萧疏清淡为特色,在我国绘画史上有一定地位。
http://img.blog.163.com/photo/FdU4ca6KcTA40UKvx-_D1Q==/2270940112102289756.jpg
【卢纶】
卢纶(748——约800),唐代诗人。永济市人。中唐诗人,为十大才子之一。其诗多为奉和赠答与歌功颂德之作,但生当乱世,不少诗也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们的疾苦。尤其是一些边塞诗,气势磅礴,笔韵浑细,具有特色。还工于写景,形象鲜明,语言简练,有独到之处。
http://img.blog.163.com/photo/jMIxmQCzBUQ-0VczCbOr0w==/2585347661088028998.jpg
【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永济市虞乡人。
幼小喜读好学,四岁能熟读十多篇深奥辞赋,十岁后能写出好文章。二十六岁为王朝编纂、校订图书。又组织“永贞革新”运动。两次被贬,积郁成疾,四十七岁病死柳州。
柳宗元的文章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无神论观点。还写了许多人物传记体散文。其代表作有《捕蛇者说》,揭露社会矛盾,批判时政,尖锐有力,精湛感人,表现了作者的正直品质。
http://img.blog.163.com/photo/GikI9Vw-yWWgsLlZjp3TnA==/1419478307552574086.jpg
【聂夷中】
聂夷中(837——884),唐代诗人。永济市人。
其诗多为五言,形象生动,语言朴实,音调和谐自然,是一位反应社会现实,显示其创作特色的诗人。由于其出身贫寒,常期生活在农村,知稼穑艰难。所以,其诗作大部分反映农民遭受残酷剥削的痛苦生活。
http://img.blog.163.com/photo/FFwL-rlgEadYiDH6cYHD0Q==/3678033520678718164.jpg
【裴度】
裴度(765——839),唐代杰出政治家。闻喜县裴柏村人。
幼读经史,博览群书,能诗善文。任仕六朝,四次为相。力主平宦削藩。督师破蔡州,平定淮西,辅助唐宪宗实现了“中兴”。赞为“内不虑身计,外不恤人言,古之所难也。”诚社稷之良臣,股肱之贤相。晚年,隐居洛阳,吟诗作赋,保持着高尚情趣。
http://img.blog.163.com/photo/OPkXjRXLb6_XrICc-bHhNw==/4838836324633412918.jpg
【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唐代著名诗人。永济市虞乡镇王官村人。
早年为官辅政,后辞官返乡,过隐居生活。平易近人,毫无傲色,常以厚金分济乡民,备受敬重。酷好吟诗,著有《诗品二十四则》,对后世影响极大。
http://img.blog.163.com/photo/c7MX3mKndokqFO6Ed7RbzA==/4838836324633412945.jpg
【吕洞宾】
吕洞宾(778年——?)名喦(yan),字洞宾,号纯阳子,又称吕真人、吕祖,传为八仙之一。芮城县永乐镇人。
生于仕宦之家,青壮年时醉心功名科举,但次失败,直至六十四岁始取进士。两调县令,时值黄巢起义,遂修道终南山,自称“回道人”。在华山遇隐士钟离汉,得其指导,摒弃人间富贵,而修仙学道。其游踪遍及江河南北,出没隐显,不知所终。游历中曾为人治病解危,故而小说、戏曲中,传有不少佳话,诸如:江淮斩蛇,岳阳弄鹤、客店醉酒等,涂以神密色彩,成为神仙中人。
http://img.blog.163.com/photo/HdLNTI-Mlq182-SRV0alBw==/5150710598829183571.jpg
【张彥远】
张彥远,生卒不详,唐代著名书画家。临猗县人。
出身名门豪族,潜心文艺,知识渊博,能书善画,所著《历代名画记》,是我国艺术史上第一个美术通史名著。概述绘画之发展流变,鉴别与收藏之沿革,有上古至唐末三百多位画家的传略和评价,至今仍有借鉴参观价值。
http://img.blog.163.com/photo/REsjFootBsMD5J8SD7RtPg==/883831426872083328.jpg
【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杰出史学家。夏县小晁村人。
出身封建世家,从小好学不倦,聪敏多智。七岁能讲《左氏春秋》。幼时砸缸救人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司马光读书刻苦认真,经常手不释卷,不知饥渴寒暑。仁宗时在朝为官,哲宗时入朝为相。一生作了两件大事:一是反对王安石变法;二是编写了由神宗赐书名的《资治通鉴》,从发凡起例到删削定稿,都亲自动笔。把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用三百多万字,二百九十四卷写了出来,历时十九年。是一位独特的政治家和杰出的史学家。
http://img.blog.163.com/photo/q8DRLlj1sj6z_Dow0bE3Wg==/1714182608168548692.jpg
【段克已】(1196——1245)、【段成已】(1199——1279),金代诗人,稷山县人。
克已、成已两兄弟,少年聪颖,苦习诗文,以能诗善文而闻名。大半生过着隐居生活,以诗文唱酬,叙志述怀,写下不少文章诗词。其诗词充满了对故国无限眷恋和怀念的感情,咏物思情,气势悲壮,骨力坚劲,凄惋苍凉,颇能动人心弦,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性。
http://img.blog.163.com/photo/qHtO-1qG0una6DfxEzmq5Q==/4268005071864389074.jpg
【关汉卿】
关汉卿(1220——1300),元代著名戏曲家。运城解州人。
擅长诗文、词典,又能歌善舞,吹啦弹唱,琴棋书画,无所不为,是多才多艺的文人学士。一生写了六十多个剧本,保存下来的有十八种、如《窦娥冤》、《望江亭》、《拜月记》、《单刀会》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思相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高度统一、其笔下形形色色的人物,都贯穿着一条红线。即对受压迫、受剥削群众的深表同情,衷心歌颂他们善良品质和反抗精神,同时,也无情的揭露了统治阶级的专横骄纵、荒淫无耻,以及依附在其羽翼下的地痞流氓的罪恶勾当。是我国戏剧史上产量最多,成就最大的一位作家,是元杂剧的奠基人和开山祖。
http://img.blog.163.com/photo/dsCAX2j495OkeSTHE-4tVg==/4823073725937300102.jpg
【马远】
马远,生卒不详。宋代著名画家。永济市人。
出身于绘画世家,学有渊源,具有文学艺术修养和多方面绘画技能。擅画山水,自出新意,下笔遒劲严整,设色清润,多作“一角”、“半边”之景,构思别具一格。有“马一角”之称,与夏硅、李唐、刘松年合称“南宋四家”。
http://img.blog.163.com/photo/8s84LRe2xu_VGfUM8911ZA==/5431904100562909356.jpg
【姚天福】
姚天福(1230——1320),元代政治家。稷山县人。
一生为官,变换多处。主要负责监督处理朝廷内外官员违法乱纪、解决疑案和冤案的工作。一丝不苟,执法如山,清廉刚正,不畏权贵,树正除邪,为民解忧,发展生产,减轻人民痛苦和负担,深受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
http://img.blog.163.com/photo/F0oQLZdQg3nF4gFnwoC3qg==/5100045103020768234.jpg
【薛瑄】
薛瑄(1389——1464),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
在朝任职,先给经历七个皇帝,仕途风顺,屡有建树。为官清廉,查禁贪污,惩治劣绅,肃正风气,为民解忧。同时,还深研性理之学,写有哲学著作。育学重教,亲身从教近二十年,学生们尊称是爱才如命的薛夫子。
http://img.blog.163.com/photo/JE_RUZbEcOY9vJySUBbDzw==/3393462319224403059.jpg
【杨博】
杨博(1509——1574)明代治军安邦重臣。永济市襄毅庄人。
从知县到入朝为兵部右侍朗、尚书等都十分重视边防军备。大兴屯田,募民开荒,修筑防御工事。置兵守卫,经略军务,屡建战功。同时,常常调和大臣间的矛盾,被尊称为长者。
http://img.blog.163.com/photo/OgDi_9e7pn6NNtM5LDIvkw==/5119748351390646449.jpg
【韩爌】
韩爌(1564——1644),明代大臣。永济市盘底村人。
官至尚书、内阁首相。朝内大事多与参闻。诸如,晚明三大案之一的“红丸案”。即鸿胪寺丞李可灼给光宗皇帝病时所进红丸药,连服二丸后即死。当时,有人企图借机泄愤,但由于韩据实上奏详陈进药始末,从而未造成大冤案,具见其处事持正,不党忠贤,甚受好评。
http://img.blog.163.com/photo/bA_WwJY7Z21xiKlvozL1xQ==/5119748351390646460.jpg
【杨深秀】
杨深秀(1849——1898),清末维新派。闻喜县仪张村人。
自幼聪颖好学,十二岁能吟诗作画,童试名列榜首。任官清廉,刚正不阿。愤于“甲午”之耻,决心以振兴邦国为已任,曾上书光绪皇帝变法维新。在推行变法与顽固派斗争中,始终站在前列,是坚定的改革者;在守旧势力向变法者反扑时,又是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的勇士。
光绪二十三年(1897)四月二十三日,光绪帝下“明定国事”诏书,开始维新变法。八月二十三日变法失败,同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弟、康广仁在北京慷慨就义,时年四十九岁,合称为“戊戌六群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