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西点精神》所想到的(晒一篇去年的读书笔记)
(2009-03-13 09:56:36)
标签:
西点精神学习笔记小学生拼音报社文化 |
分类: 有感而发(一) |
一、西点精神是强者精神,是成功者的精神
西点军校是培养士兵的学校,是培养将军的学校。战争的本质就是弱肉强食。
不想被人吃掉,必须赢得胜利。在战场上,只有胜利才是能力的唯一标准。也只有胜利,才能让军人获得荣誉及其他人生硕果。而现代社会,商战惨烈,不亚于军事战争。要想不被淘汰出局,只有拼命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所以,西点精神是强者精神,是成功者的精神。学习《西点精神》,就是要学习如何成为强者,如何成为成功者。
二、现实中与“西点精神”相违背的行为
现实中,有些人从来不缺乏为自己开脱的借口。工作延误,是因为太忙,要不就是流程不科学,或者制度不合理;经营缺乏业绩,是因为国家政策不好,因为市场不景气,因为片区划分有问题;指标没有完成,是因为指标定得太高,或者因为其他部门不配合;领导不力,是因为中层力量弱,员工素质差;员工不努力工作,是因为领导没有才干,因为缺乏偶像,或者因为主任没有认真教他督促他;不想参加培训,是因为岗位具体工作太多,抽不出时间;基本素质不高,是因为报社没有进行很好的培训;脾气暴躁,是因为性情耿直;做事无原则,是因为为人很好……
凡此种种,都是借口!失败的人有各种各样的借口,成功的人是那些从来不为自己找借口的人。做得好的人从不怨天尤人,从不抱怨,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埋下头默默工作。而做得不好的人,情绪恶劣,满腹牢骚。其实,世界上没有绝对做不成的事情,有埋怨发牢骚的时间,足以找到成功的方法了。人生只有一次,机遇也往往只有一次。许多人把他宝贵的时间都浪费在为自己找借口这样的事上面了,做什么都不会有成绩。
在我们的队伍中,领导羞于说“服从”,好像强调服从就是霸道,就是不讲理,就是不民主;而员工也不想“服从”,好像服从就意味着盲从,意味着自己没有大脑,意味着失去民主的权利。所以,在工作中,我们经常看到,领导安排工作,用商量的口气,用安抚的口气,用讨好的口气;而员工接受工作,先强调客观条件,调强报酬待遇。有些人总想着指令有可能出错,领导有可能犯错,有没有想过,一味这样想的人,总抱着怀疑态度的人,怎么可能做好工作呢?领导可能是错的,也许十次中有一次,可是,你每一次都抱怀疑的态度,那你就错了九次。况且,现实中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你与领导站的高度不同,角度不同,当然判断问题的对错结果就不同了。站在流水线上的工人,是没有必要考虑零件设计中有没有错误的问题,不然,工作效率怎么能提高,社会化大生产怎么能实现?
许多宝贵的时间在怀疑中流逝了,执行力也在怀疑中失去了。不能抓住机会的队伍,缺乏执行力的队伍注定是不能打胜仗的队伍。水只有往低处流,才会产生压力,产生动力。服从上级,服从命令,是每一个人应该恪守的职业道德。心甘情愿地在权威面前低头,没有任何对立情绪,才是一个职场中人应有的心态。只有保持这样的心态,才能愉快工作,才能消除摩擦,才能让流程顺畅,工作进展顺利,才能迅速达到组织的目标。
在很多单位,工作拖沓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在总结会上夸夸其谈的,都是自己的成绩;对工作中的失误和问题,一笔带过。我想说的是,在我们周围,太多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拖延扼杀了很多自以为是的“天才”、聪明人,而立刻行动成就了很多“傻瓜”。这些提醒我们做领导的,布置任务时,一定要有明确的方向,严格的时间进度。不能按期完成,一定要严肃处理,不能为各种各样的借口所迷惑。当然,行动还要讲究方法,讲究方法可以少走弯路,可以提高效率。遇到挫折要执着,不轻言放弃,要百折不挠。做领导的,一定要以身作则,做立刻行动的榜样,用实际行动去带领员工。不然的话,即便你花再大的力气,也带不好一支队伍。
忠诚是一种美德。而我们的周围,有很多缺乏这种美德的人。朋友总在一起,不见得就是忠诚于友谊;长期在一个单位工作,不见得就是忠诚于团队。当面奉承背后诟病的人,不是忠诚于上司的人;口称爱岗敬业却不出成绩的人,不是忠诚于单位的人;希望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却不肯努力的人,不是忠诚于理想的人。
对上忠诚,能取得领导的信任,为你工作赢来支持;对下忠诚,能取得部属的拥护,为你赢来团队;忠诚于责任,敢于承担责任,会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空间;忠诚于集体,勇于为它付出,会赢得尊重和荣誉。
“这不是我的责任!”“这是我的责任!”这两句话只相差一个字,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品格却由此相差很大。当问题出现时,如果每个人都能从自身查找原因,勇敢地承担自己的那一份责任,那么,这个团队就有了一种美好的品格和难以战胜的力量。
知识老化、能力老化、思维老化……我们周围,有多少这样的人啊。抱残守缺,自以为是,眼界狭窄。不读书,不读报,不关注时事和新闻,上网也只是玩游戏和聊天。大量的业余时间,都白白地浪费掉了。
高速公路、高速列车、磁悬浮、信息快车……现代社会,是一个快速飞奔的社会,真的是日新月异。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而想到,往往停留在神话中。要做到,还要凭学习,凭钻研,凭智慧,凭努力。一个人学校里学的知识,到社会上百分之七八十用不上。要适应社会,必须学习,必须终身学习。学习,要大量读书,不仅读经典,还要读新书,畅销书。学习,要和外界广泛交流,各种会议、聚会,都是捕捉信息,吸收新知识的好机会;学习,要善于运用各种媒体,报纸、电视、网络,都是学习的绝好介质。留心处处皆学问。一个人和一个人的区别,就在于用心不用心。用心的人,永远不落伍。不用心的人,即便天天坐在课堂上,也不是学有所得的人。
学习,靠自觉,要自我加压,这样学起来才津津有味。学习,还要靠强迫,职业要求、团队要求、社会要求,甚至恋爱结婚的要求,都是强迫学习的条件。有些人能够面对压力,迎难而上,变被动为主动;而有的人,马马虎虎,走过场,走形式,持一种应付的态度。结果是水过地皮湿,一点用处都没有。殊不知,学习是给自己学的。金银万贯容易丢,学到脑子里的学问,谁也偷不走。
学习要和实践结合。学习要靠实践检验。脱离实践的学习,不过是装点门面。而为了实践的学习,边学变实践的学习,才真正有用处。
一个人的一生,如果能不间断地学习,那他永远都不会被社会和时代淘汰,也必定能找到通向幸福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