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中华民族优秀的基因代代相传(代序)
(2008-11-27 10:34:33)
标签:
小学生古诗诵读教育 |
分类: 命题文章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儿童教育发展到今天有了巨大的进步,社会关注程度和物质条件日益提高,但是,毋庸讳言,儿童教育也出现了严峻的问题和一系列新的挑战。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迷失,生存危机导致功利主义、机会主义盛行,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及强迫症等心理健康问题频繁发生,互联网的普及带来的上网成瘾、迷恋虚拟世界,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造成健康与生命安全困境,机械重复性学习令学习兴趣下降学习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这些问题使所有有责任心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忧心忡忡。
当然,这些教育问题的解决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国家教育体制机制、教育政策的保障。但是,作为一名普通的家长,一名普通的教师,我们可以从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入手,坚持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基因代代相传,从而促进我们国家教育的发展,推动社会走向更高程度的文明。
而古诗诵读正是这样一种方法和途径。
通过古诗诵读活动可以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传承下去。古诗起源于劳动,与音乐、舞蹈密不可分,与绘画紧密相连,并且包含着许多伦理、礼仪、习俗、科技、政治、宗教等方面的内容。大量诵读古诗,可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提高知识素养和文化素质。国学大师南怀瑾说:“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能有这么好的学问,我都实实在在告诉人家,这都是我十三岁以前熟背这些古书的效果。”同时,古诗中饱含真挚充沛的感情,大量诵读可以培养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热爱大自然等高尚情怀,加强文化自豪感和责任感,提高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通过古诗诵读活动可以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明基因传承下去。古诗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写照,记录着中华民族农业、工业、军事、文化、教育、哲学、艺术等发展的历史,沉淀着中华民族承载的苦难与辉煌,悲苦与欢乐,挫折与成功,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真善美,扬弃假恶丑的执着精神,表现了中华文明中和谐、和平、包容、开明、革新、开放的至理大道。大量诵读古诗,可以培养儿童崇德修身的信念、克己爱人的人格和情操,培养儿童对中华文明的自信心,激发他们战胜挫折、奋发作为的勇气和力量。
从基因开始的养成是最有效的养成。从古诗开始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功到自然成的教育。古诗诵读越早越好,不必考虑儿童的理解力和接受能力——余秋雨先生说:“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却是文明传代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基于这样的理念,深圳福田区教研员薛强先生组织一线优秀教师编写了这套《小学生古诗诵读读本》(暂名)。这套书和别的古诗书的区别在于,一是选诗较多(每册60首,总360首),覆盖面广,从《诗经》到晚清都有涉及,给人以气势恢弘之感,便于学生了解整个古诗发展的概貌,也为学生坚持长期诵读提供了材料。二是不拘泥于选择少数名家名篇,每一位作者的作品在读本中不出现三首以上,力争介绍更多的诗人和诗作,呈现出一种群星璀璨之景观。三是力求体裁多样化,即诗、词、歌、赋、曲、(对)联,整体出现,博大开阔,便于学生了解更多的文体。四是每册书里间有诗词曲赋等小知识若干,小故事若干,内容丰富,知识性、趣味性并重,增强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每首诗的推出都分导读、正文、注释、诵读、赏析和链接六个部分,不仅便于学生理解掌握,而且为教师和家长指导孩子诵读提供了方便。
古诗诵读的效用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将文化的种子撒播在孩子的心里,撒播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华秋实,它的作用在不久的将来必会凸现,为这项工程所作的任何努力,都会使安放我们灵魂的精神家园更加美好。”诵读中华经典古诗,做真真正正中国人。我们相信,通过古诗传递的良好的文学基因、文化基因、文明基因,会使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长为中华民族优秀的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