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常岁月平常情(3)   戏

(2008-08-03 22:40:21)
标签:

家庭

亲情

回忆

随笔

杏月散文

杂谈

分类: 斯人难忘(一)

“哈哈,薛家的威风又来了……”

 那时候的夜,似乎比现在长;那时候的天,似乎比现在高。等到门前乘凉的人一点一点散尽,他就扯一张凉席在院子里躺下。她自然也在屋子里待不住,来到凉席上,蜷缩在他身边。他刚才在门前说戏的兴致还在,就用不太高的声音有滋有味地唱起来。

“我掠须抖衣把城来进,回想起当年事一宗:薛刚贪杯他太任性,打死那张台之子祸事生。我不忍绝了忠良后,才求夫人舍子断门庭。到如今整整十三载,为报仇除奸我坐卧不安宁。喜的今日搬得大兵到,我喜在眉头,哈哈哈……我笑在心中。……此番上殿我把本动,一本一本上龙庭。他若准了我的本,唐室江山得安宁。他若不准我的本,午门外,紫禁城,九龙殿,乾清宫,定要杀杀杀杀……..杀他一个乱哄哄……”

 她一边听,一边惊诧他的记忆力。她不明白,那么长那么长的戏文,他怎么会记得那么清楚明白。他的嗓音不是那么高亢嘹亮,可是曲调唱得特别准。就在日复一日听他唱戏的过程中,她了解了很多戏的内容:《薛刚反朝》《赵氏孤儿》《麟骨床》《打金枝》《杀狗劝妻》《挂画》《表花》《芦花》《窦娥冤》……就这样,她也爱上了看戏。

 看戏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时候他骑自行车带着她,跑很远的路到外村去看。看完戏回来已经很晚,他兴致勃勃边骑边唱,她听着听着,就趴在车头上睡着了。等他回到家门口叫她下车的时候,她的两脚已经发麻了。

 有时候本村也唱戏,提前好几天,她就和姐姐们把家里的大凳子小凳子搬到戏台下占地方。为了避免别人抢位置,她们还在戏台下刨几个小坑,把凳子腿埋进去固定住。等到正式唱戏前,他会把她姥爷从舅舅家接过来看戏。戏开始前,戏台下人声鼎沸。爹呼娘喊,儿哭女叫。他把她姥爷安顿坐好,到场子边上的羊肉泡馍摊上热腾腾地端一碗过来,或者夹两个火烧,或者炒一碗凉粉……姐姐们大了,不好意思,她却用双眼巴巴地看着。于是,姥爷自然会分一些吃的给她。戏开始演了,戏台边趴满了一个个小鬼。于是,前面的人开始站起来,两边的也往中间挤。后面的人有的大声叫骂,有的用一根长竿子从前面人的头顶上扩扫过去。前面的人赶紧坐下来,不一会儿又站起来一大片。于是,后面的人有的站在了凳子上,有的往前面挤。这时候,他就会把她架起来,让她坐到他的肩膀上。母亲说她小,看不了多久就瞌睡了,要领她回家,她怎么也不肯。不过,确实也是,每场她都能眼睛一眨不眨看到底。戏里哪个角儿唱得好,哪个角儿帽翅功好,哪个角儿水袖甩得好,第二天,她居然能一五一十讲给母亲听。有的时候,她还能背下来一段一段的戏词。家里人都不在的时候,她就偷偷把枕头手巾(枕巾)绑在两只手腕上,学着旦角的样子在炕上走碎步甩水袖。

 他不光爱看戏,爱听戏,还爱说戏。夏天的晚上,人们吃完馍,陆陆续续往她家门前来。每来一个人,母亲就叫她回家搬一张板凳。人越来越多,家里的板凳都搬光了,有的人就把鞋脱下来坐在鞋上。这时候,他就开始给人们讲戏里的事情,讲十三红张庆奎,讲阎逢春,讲八岁红王秀兰成名的过程。有人如果说自己家的烦心事,他就会用戏里的故事开导他。有的媳妇对婆婆不好,他就讲《杀狗劝妻》;有的后妈折磨孩子,他就讲《芦花》;有的弟兄几个谁都不愿意赡养老人,他就讲《墙头记》……后来,村里的干部看他说的话人都愿意听,就让他做了“民调”(村里的调解员)。

 她快要上小学的时候,村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土地包产到户了,有些村里人觉得干完自己家的农活,还有使不完的劲儿,就结合起来,买了二胡、唢呐、锣鼓,要做“乐人”“走事”(为红白喜事演出)挣钱。可是,这些庄稼人到哪里去找排练用的剧本呢?他们找到了他们家。于是,他利用下雨天或者晚上,用她的作业本,一句一句地为他们默写戏词。没有人比他记得更完整了。不管是本戏还是折子戏,都难不住他。他们队里的乐人班子成立得早,能唱的戏多,很快就红了起来。

 就在听他唱戏、说戏,跟他一起看戏的过程中,忠义仁勇、贤愚孝忤的种子悄悄地落在了她的心里。那些或优美或粗犷的戏文,也让她对语言有了强烈的敏感和热爱。

 现在每到《蒲乡红》电视节目开始的时候,她都想打一个电话给他,让他打开电视机收看。可是,他再也不会接她的电话了。当然,他也不知道,现在经常赞助《蒲乡红》节目的,就是她哥哥的公司。

 在他故去整三年的这一天,他哥哥的公司送了一台戏,所有的演员都是《蒲乡红》节目的擂主。那天天气奇热,擂主们穿着厚厚的戏服,站在烈日下的戏台上,朝着西方,字正腔圆地唱着。好多和他年龄差不多的老人坐在戏台下面,撑着伞,一直看到结束。

 她想,不知道他看到了没有,听到了没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