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再救一个!
“我知道很危险,我知道进去了就可能回不来,但是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吧!我还能再救一个!”
他的一跪,震天动地;他的一哭,山河动容;他的一求,撕裂无数人的心!
因为,废墟里掩埋着的是,是稚嫩的孩子。他们弱小的生命,怎么能经得住震魔的长时间折磨!早一分早一秒,就有一个生命能够重见天日,就有一个孩子可以延续自己的童年,就有一个家庭能够保持完整,所以,再救一个,不仅仅是他的强烈要求,而且是亿万人的迫切希望。可是,余震已经开始,楼板在摇,墙体在垮,二次坍塌即将发生,指挥员怎么能够,亿万人怎么能够,在危难时刻把理智抛到脑后?这时候冲上去,就是做无谓的努力,就是扩大牺牲的范围!矛盾呀,让我们的心刀绞般疼痛。
因为,他也差不多还是个孩子。1989年12月17日出生,还不到19岁,比废墟里的孩子,大不了多少。19岁,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青春,朝气,阳光,快乐……意味着运动、音乐、友谊,甚至爱情……意味着自立的生活,事业的开端,父母的希望,师友的期盼……美好的生活并没有消磨掉军人的血性,面对着死神残酷的威胁,入伍才五个月的他依然一次次冲了上去。他尽力了,尽全力了,在抢救灾民的过程中,他身体多处受伤,体力严重透支。当“救救我”和“快撤”的声音同时传到耳边时,你让这个淳朴的孩子,年轻的军人做何选择?当他的“冲锋”被战友和群众强行阻止时,他的跪求,是无奈,是不甘,是焦灼,更是心急如焚呀。
因为,他让我们看到了新一代军人的风采,看到了我们国家的希望。不要再去用八零后九零后的概念去界定什么,我们依然是相同的血脉,相通的情感。这是一场战争,他们打出了精神,打出了成果,打出了赫赫军威;这是一次考验,在灾难面前,在人民的生命和个人的安危面前,他们给出了完美的答卷。在生死面前,宁可牺牲自己,也绝不放弃救助群众的任何一次机会。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在他们身上,绝对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渗透进灵魂和血液的绵长精神。
让我们记住他的名字,虽然他只是救援人员中极其普通的一个:
绵竹市消防大队——荆利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