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作家杨鹏是“幻想中国"书香校园”活动的发起人之一,也是活动的主要演讲者。去年11月中旬活动开始至今,我和杨鹏一起工作了将近两个月,共同举办了60多场讲座,亲耳聆听了杨鹏的60多次演讲,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杨鹏作为一名作家,不仅以他的作品征服了读者,而且以他独特的演讲艺术折服了听众。活动所过之处,出现了“千家万户说杨鹏”的“杨鹏热”,越来越多的学生正在成为“铁杆鹏丝”。
作家近距离接触读者,深入市场,推广作品,已经成为出版营销的有效途径。总结杨鹏的演讲艺术,体会他的演讲魅力,对我们会有一定的启发。
儿童文学作家的语言魅力
演讲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这种语言艺术的特点在于演讲者所运用的语言不仅要有自己的独特风格,而且还要为听众所接受,所喜闻乐道。杨鹏是为少年儿童写作的科幻作家,他要求自己“心灵某一处永远14岁”。保持一颗童心,保持年轻的心态,并且在语言系统和读者保持高度的契合,是杨鹏的一个制胜秘诀。杨鹏在演讲中善于运用听众(读者)熟悉和喜欢的语言,所以能一下子走近听众(读者)。
杨鹏演讲的语言魅力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夸张:他在表现人物的特点时,常使用夸张的手法,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地站立在听众面前,引起听众的一片惊叹。比如他介绍“校园三剑客”的三个主人公时,说杨歌虽然叫杨歌,但是唱歌一点儿都不好听。如果他在这里唱一首歌,所有听讲座的人都会从窗户上跳出去。他说白雪记忆力强,如果哗哗哗翻完一本书,我们还没有看清楚里面写的是什么,白雪就可以一字不拉地背下来。他说张小开是电脑天才,如果张小开编写一个病毒程序发射到美国去,美国所有的原子弹都会变成废铜烂铁,那么美国就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了,变成了世界上破烂最多的国家。学生们听着他的讲述,开心得发出阵阵笑声。
亲切:杨鹏善于用简单的几句话就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比如他问学生叫他什么,学生回答说鹏哥,他说可不能叫成猴哥,学生马上就笑了。他还注意运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比如他形容一个星球上的树木被砍伐光了,就用“大光头星球”来称呼。他让学生先举手再发言,就说“先用手说话再用嘴说话”。他提醒学生听的过程中不要随便说话,就说“我们现在上的是幻想课,谁说话谁就会变成猴子”
。小学生喜欢生造词语,他也会按他们的逻辑来造词,如超漂——超级漂亮;超帅——超级帅哥;蟋蟀——稀有的帅哥等等。他还随口说出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网络语言或者英语单词如“粉丝”“PK”等。
机智:杨鹏是一个非常聪明机智的作家,善于从现场捕捉素材运用到演讲中去。如果有的学生在口头作文中说恐龙要吃动物,杨鹏马上引导他恐龙可能想吃烧鸡烤鸭,而不是想吃野生动物。不然的话,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人会来找他。有的同学遇到困难不知道怎么处理,杨鹏引导他:“可不可以上网发帖子,请大家来帮助你呢?”
因为语言的夸张、亲切与机智,杨鹏的演讲幽默诙谐,会场上笑声不断,掌声不断。
儿童文学作家的情感表达能力
从我们拍下的照片上,能看到许多孩子和家长深深地被吸引,甚至有的孩子流下了晶莹的眼泪。杨鹏作为一名儿童文学作家,他以他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让听众在笑与泪的交替中被感染,被感动。一个小男孩对自己的妈妈说自己想到月球上去,他的妈妈会怎么说?包袱抖出后,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杨鹏告诉大家,他的妈妈说:“孩子,你去吧,不过,别忘了回家吃晚饭!”听的人禁不住为这个幽默的鼓励式的回答发出笑声。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个小男孩真的登上了月球,而且是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当他回到地球上时,记者问他现在最想做的事是什么,现场的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回家吃晚饭!”杨鹏一字一顿地告诉大家,这个宇航员说:“我现在最想做的事,是回家吃我妈妈给我做的晚饭。”学生们为这个答案而热烈鼓掌,有些家长、老师和一些女生的眼泪悄悄地流了出来。接着,杨鹏又问有谁知道这个宇航员的名字,学生的积极性又一次被调动起来,如林的小手高高举起。这个真实的故事讲得一波三折,高潮迭起。
杨鹏在讲自己的经历时,更是充满了感情。他讲到有一年过大年,他的稿费没有收到,打电话让他的父亲给他寄200块钱,他的父亲把他臭骂了一顿。当他讲到他退回父亲给他寄的钱,忍着饥饿,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在漫天烟花的北京街头彷徨时,人们不禁为这个倔强独立的少年而饱含热泪。后来,当他讲到他和父亲在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作访谈节目,父子俩平生第一次面对面说了很多心里话。他的一贯严厉的父亲说:“孩子,虽然我没有给你一个快乐的童年,但是我给了你一对飞翔的翅膀!”走出演播室,父子俩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这是他们三十多年间的第一次拥抱!这样的情感,怎么能不深深地打动人们的心,引起人深深的思考?
儿童文学作家的故事叙述风格
对儿童演讲,大段的议论或说理是不受欢迎的,所以杨鹏发挥他儿童文学作家的过人的故事叙述能力,使他的演讲像讲故事一样娓娓动听。为了说明想象力的重要,他讲了两个小故事对中国妈妈和美国妈妈进行对比。为了让人了解他的成长经历,他特别讲了他父亲对他近乎于苛求的教育。在演讲过程中,他还把他作品的内容加了进去,让孩子在科幻故事扑朔迷离的情节中留恋忘返。不仅如此,他还引导学生用身边的任何一样东西来现场构思故事,使自己的作文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库。比如有学生举起本子,他就会让学生们编各种各样的关于本子的故事,他在中间点评、点拨。到最后,学生会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也可以轻轻松松创作出非常好的作品来,所以对作文的畏惧感一扫而光。杨鹏的演讲就像是一个妙趣横生的故事会,学生们听一节课两节课下来,觉得又过瘾又不“解馋”。杨鹏用他的实践让学生们明白了,作家也是普通人,每个孩子其实都是故事大王,都有成为作家的天分。杨鹏的快乐作文理念正是如此。
儿童文学作家的游戏精神
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持久。杨鹏在演讲中设置了很多参与性的环节,使他的演讲像他的儿童文学作品一样,充满了游戏精神,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思考,感悟,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和专注的注意力。比如他的演讲中有很多问答,还有现场口头作文,参与的同学都可以得到纪念品。更让学生激动的是,他还让学生扮演他作品中的主人公,到台上根据自己的即兴发挥给大家表演情节。常常是台上的人非常投入起劲,台下的人跃跃欲试,到最后,台上台下笑声一片。而且,很多校长反映,上台表演的学生,大都是平时比较调皮捣蛋的孩子。他们在往常是老师最头疼的人,在杨鹏的讲座中,却成了大出风头的佼佼者。所有的孩子都是天才,所有的孩子都是平等的。杨鹏通过他的游戏式演讲,传达出了他自己的教育理念。
儿童文学作家的主题意识
笑声与掌声烘托出杨鹏讲座的基调与氛围,然而,他的演讲绝不是无厘头的搞笑。在诙谐、幽默、热闹、开心的河床里,理性的河流暗暗流淌。他讲他的成长经历,是想让家长和老师明白,独立精神对一个人的成功来说,至关重要。他讲谁偷了中国孩子的想象力,是想让家长和老师明白,我们平时在无意识中,已经扼杀了孩子的许多想象力。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没有想象力的人是可悲的,而没有想象力的民族是可怕的。他带领学生做快乐作文的游戏,是引导学生明白,作文其实并不神秘可怕,在轻松的状态下就可以做出好文章来。演讲不是口水贩卖,而是主题推广。杨鹏用他的别开生面的演讲,推广他的“幻想中国”的宏大理念。
写作是一种指向内心的个体精神活动,演讲是一种要取得广大受众认同的口头传播活动。杨鹏把握好了二者的区别,所以取得了广泛的认可。我们祝愿杨鹏和其他走出书斋的儿童文学作家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