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边走边唱 |
今天上午,山西省新闻出版局的文件到了,我们报纸在2006年的报纸质量检查中,又一次被评为一级报纸。刚批阅完这份文件,从北京又打来了电话。教辅报审读中心有关人员通知我们,我们2006年在教辅报编校质量评比中再次取得好成绩,让我们准备大会发言材料。
今天真是双喜临门啊!不过,除了高兴,我还有许多感慨。打造过硬编校质量在我们报社来说,已经是一项跨度很大的工程。到目前的这一批编辑跟前,已经是第三代在做着这件事了。在我做编辑那会儿,制度就非常严格,连坐陪罚,决不含糊。而且我们请的审读员水平也特别高。我记得主评委厉兵老师评得很细致,而且他还要把他指出的错误的地方,一一引经据典剖析。有一次副总编吴晓宁老师非常同情我们,让我向厉兵老师写复议信。我就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就一些问题进行了“申诉”。可能厉兵老师可怜我们吧,表示我说的有道理,结果我们就少了一点点错误。不然的话,每处的罚款是小事,还要影响我们全年的综合考评,影响我们的奖金和效益工资。
就在昨天,现在的副总编和编辑部主任还在和我力争,认为我给他们下的差错指标太硬,不好完成。当然在这方面我是不肯让步的。但是他们出了我的办公室,我就笑了。我想,真是有意思啊,前几年是我因为这个问题跟领导冲撞,现在是人家因为这个问题可能觉得我不近人情。真是位置变了,想法就变了啊!
不过,我认为编校质量这个问题还是丝毫不能放松的。经过了这么多年,全国的同行都知道拼音报的编校质量是绝对一流,有多少人在盯着我们看哪!我们稍一松懈,就会砸掉我们的牌子。况且,你想想,如果一架飞机的技术参数有一点点误差,可能就会导致一场空难。一张报纸如果编校质量有一点点问题,就会影响孩子对知识的正确把握,说不定就会谬种流传,误人一生啊!
编校人员对待差错的态度,不是一件小事。它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责任感、自律意识以及团队精神,都和一个报社的发展息息相关。我记得我做编辑那会儿,出现了一个因粗疏而导致的大错。没有人批评我,但是当时的领导都因此受了罚。我感到特别难过,特意在大会上主动做了检讨。后来在报社这就成了传统,下属有了过失,他的领导都会主动承担一部分责任。
今年的指标,依然很难完成,这对我们的编校人员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但是,越是有压力的工作,越具有挑战性,也越能培养和锻炼人。我想,我们的年轻编辑,是能经得住考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