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入七里山塘〗

标签:
爱在中国行山塘红灯笼乌瓦白墙白居易苏州旅游 |
分类: 北极游记 |
http://image.poco.cn/mypoco/myphoto/20060810/1892977820060810150341_640.jpg
一、误入
我竟没有想到我是在那样一种全属偶然的情况下进入了山塘的。
或许是心中对于江南水乡过于急切的热望,记得第一次带团去苏州,我对眼前矗立着的栋栋高楼便犹疑起来,一遍一遍在心里问讯着自己,这是我想象中的江南么?这是那些文章中涤荡着吴文侬语的苏州么?
那些睡梦中的白墙乌瓦轻楫小舟在声声召唤着,以至于当有游客召唤我去石路国际广场闲逛时我竟有些失落起来,梦里水乡攸忽如梦般飒然不见了,我却要在这现代的钢筋水泥里打转,这不是讽刺么!
然而终究还是去了。也幸而去了,才知道,原来从宾馆附近转过去不远的路口,便是山塘胜绩了。而我的古巷寻梦,竟也意外的提前了数日。
http://image.poco.cn/mypoco/myphoto/20060810/1892977820060810150348_640.jpg
这或者也就是恣意旅行的好处吧?因为在行走中的随意,又或者迷路般茫然无措的前行,反而觉得这乍然而现的景色让人充满了意料之外的惊喜。
眼前,诚然已是一片乌瓦白墙的世界。尚在对街,眼中已是无限迷离起来,心切切的拉着朋友一路前行,直奔那山塘胜绩而去。务必要使早已酸累的腿脚在那古老的窄巷里穿行一番。似乎唯有如此,才够得上一路这百般的相思。
若说苏州的历史,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称之为白发苏州,写道苏州有2500多年的芳龄,便是略数中国古代历史上数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与牵坠于其中的人物,也即可一窥这座城市历史的绵长。我只是不知,原来我脚下的这座山塘街,竟也与中国古代的一位文人生生牵畔着。他的名字,便叫做白居易。
http://image.poco.cn/mypoco/myphoto/20060810/1892977820060810150408_640.jpg
山塘街前有一块石碑,记叙山塘河的历史,道山塘河长为3。5公里,为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开凿,为纪念白居易,旧称白堤。写道“县人常时游虎丘,每于山塘泊舟耍乐,多不登山。”
读过白居易的《琵琶行》,读过《长恨歌》,读过《忆江南》,常常在想,这位胜唐时期的古代的文人,他在开凿这一条山塘河时,一定也是深深迷惑于山塘美景的,富庶的江南绿柳荫里一定不曾少了他休憩的身影,这些蜿蜒缠绕清浅的水道旁一定不曾少了他徜徉的足迹,所以,他才会那样深切的一忆再忆江南,就连梦中也生生不息。
http://image.poco.cn/mypoco/myphoto/20060810/1892977820060810150424_640.jpg
年代久远,我已无法去猜想当时刺史大人建凿山塘河的缘由。但不管它是出于何种目的而建造,它的存在,无疑的使当时及后代数百年喜游虎丘的苏州百姓在闲暇之余多了一个“耍乐”的所在,也使今日的我们在寻访苏州古巷的时候不至于悄悄叹息一声,对着地图慨叹,原来周庄与同里竟还在苏州的城市园林之外么!
原来,这样一个保持着江南旧貌的古街真的就藏于苏州的怀抱之中,甚至我们一脚踏进来时,连一个招呼都不曾打,已身在其中了呢!
http://image.poco.cn/mypoco/myphoto/20060810/1892977820060810150433_640.jpg
二、再入
从山塘出来时,我便一直深已为撼。因为时日太晚,加上游客催促我快去石路商业街的缘故,只是走马观花似的瞧了一遍,总觉得心里有些对不起这古街的苍老与质朴,总是记挂着那些古老的木门轩窗和临近湖岸生满苔藓的石阶,总是一遍遍的叮嘱自己,转天有了时间,一定要再来,从头到尾,好好的看一看这七里山塘,好好的寻一寻这山塘的风姿旧貌,好好的翻一翻这些隐藏在历史车轮里我所欲了解的姑苏文化。
人若有了打定主意非做不可的念头,大抵都是可以达成的吧!果然没隔了几日,便有机会再次带团去苏州,在整理自己的行李时,整个包中就放了心爱的佳能(CANON)
PowerShot A610相机和一把折叠的雨伞便匆匆出门了。目的地,自然是山塘了。
http://image.poco.cn/mypoco/myphoto/20070513/10/2758982120070513101250155_005_640.jpg
这一回,是打定了主意要逐一丈量这脚下的青石板路,要细究每个苔藓的过去与来历的。因此,每走一处,都是极其的缓慢。
因为白天要带领游客游览苏州园林,他们不到这里游览的,所以我一大早就赶去山塘街。因是清晨,有些临街的店铺竟还没有开门,我走在青石板的街上,倒有些惊搅了别人美梦的感觉。心里其实是有些想拍晨曦中山塘街美景的,可是这相机的镜头竟极端的不愿配合,我要清晰时,它给我拍的烟雨迷蒙,我要朦胧似雾时,它竟又拍的一目了然。也多半是因为这初夏天气的缘故吧?四五点的时候便早已天青目明,此刻又哪里寻那雾霭呢?
http://image.poco.cn/mypoco/myphoto/20070513/10/2758982120070513101250155_002_640.jpg
终还是放弃了这想法。好罢,就这么老老实实的逛吧,看吧,拍吧!总之山塘街,我又一次为你而来了。你不吝于展现你的风姿,我也不吝于收敛我的目光,就让我们两两相望吧!
偶尔有行人从对面迤然而过,也不知是同我一样清早探访的旅人,还是原住于这里的居民。他们的脸上带着薄薄的睡意,眼中却又透出微微的清明,就那样步履轻盈的与我擦身而过,倒教我不由仰首查看起山塘街上满目可见的串串红灯笼来,遥遥的想着,这昨晚灿然点亮红灯笼映照的轩窗后,可有他们相对品茗的身影,又或酣然一梦的睡颜?
http://image.poco.cn/mypoco/myphoto/20070513/10/2758982120070513101250155_000_640.jpg
步履纠结着,一步一步往前探。看到右手处有一座拱起的小桥,倒不由想起上次也曾来过。踏上桥的最高端,便可见到一幅典型的水岸人家临河而居的江南小镇剪影。一般的有着临湖的轩窗,有着生着绿苔的白墙,有着暗青色磨出印迹的供家人濯洗衣物的石阶,还有数条停泊不动的小船……若只是疏疏朗朗的一户或几户人家,眼前的景色只怕会显得突兀,然而这是自古以来便已繁华的街市么,这是姑苏历经千年的人家么,那么多的时间与朝代层层叠叠的累积到了一起,就使这眼前的景色变得秀美起来,竟连水中的涟漪,也似乎带着千年的悠思。
http://image.poco.cn/mypoco/myphoto/20070513/10/2758982120070513101250155_003_640.jpg
穿过了石桥,再往前走数步,踏过一小段由青砖铺起的长廊,便可以看见隔着的河对岸有一座古戏台。游人渐渐聚集的时候,便可以欣赏到戏台上字正腔圆苏味极浓的曲目。一个老人,或是一对儿老搭档站在舞台的正中,由着台侧琴箫笛鼓的伴奏,亮起了嗓子。那声音如此的清脆,简直听不出是出自老人之口。就在刹那间,忽然明白了何以吴语俚声那样独特,不仅不曾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竟也能突破了年龄的限制,在某种意义上,以一种年轻亮丽的嗓音形式存在着!
我以为我已找到了姑苏的韵脚,可以逼仄的作一首拙劣的诗出来,又或者我已通过镜头看透了江南古镇千古的风情,可以在心中恣意的画一幅水墨出来了。然而又有人告诉我,你晚上再来看看吧,看看这夜里的姑苏,夜里的山塘,那样被浓黑保围着的景色,又是怎样!
三、三入
于是,白天游客的行程结束后,给他们安排晚餐后送回宾馆我又再来了。
在傍晚六时半,我准时从宾馆出发,再一次来到了山塘。
似乎来的还是早了些。天边斜挂的夕阳和眼前清晰的景物告诉我,为时还早,你也忒性急了些!然而这怪得我么!我怎知这夏日的太阳也对这眼前的美景栈恋不去,肆意的在这水光山色间流连。
我静静的立于一座高耸的桥上,看着眼前平缓的湖水。有一艘游船从远处开了过来,又有一艘游船开了过来,渐渐的,湖水中热闹了起来,几条船在这一片开阔的水域中打着转,给这平静的湖带来了人声桨影和马达的轰鸣。
然而我却有点茫然,有些失望的想要转身离开了。这就是那位苏州地陪导游告诉我的,晚上很美很美的山塘街夜景么?我一步一步的,拖着脚步踏下一个又一个的台阶。就在我渐渐走到了桥下的时候,我忽然惊觉眼前发生了变化,就在一眨眼的工夫,方才已几乎融入了浓黑夜色中的那些岸旁的屋宇突然亮了起来,一色由橘红色彩灯勾勒出来的线条映亮了夜空,使眼前的白墙乌瓦在此刻变得绚丽多彩起来!
http://image5.poco.cn/mypoco/myphoto/20071226/3669296020071226144458064_640.jpg
完全是不一样的景色!
http://image.poco.cn/mypoco/myphoto/20070606/3694841720070606223342060_640.jpg
我又将探寻的目光转向了山塘街,转向了白日浏览探究过的石板路,转向了那些悬挂于高墙上的,一长串一长串的红灯笼映照下的街道。
青石板路反射着高墙上的红灯笼和沿街店面里射出的灯光,竟使我的相机镜头再度晕眩起来,再尝试了几次之后,我终于颓丧的放弃使用相机。好罢!既然它要我安心的用眼光记录这眼前的一切,那么我还是最好就乖乖的悉听尊命吧!
窄巷、高墙,沿街的间间店铺,还有从店铺里隐隐流出的乐声,还有仰首天际时那苍茫的夜色,就让我将这一刻深刻入心底吧!
http://image5.poco.cn/mypoco/myphoto/20071226/3669296020071226145018040_640.jpg
回转身时,看见有一家店铺似乎已经准备打烊。年轻的店主将一扇一扇的木板门拼起,准备安最后一扇门了。见我注视着他,似乎突然又有点羞涩了,竟然挠挠头,放下了手中的门板,三步并作两步的,走到对街路灯下仍在守着摊位的邻居身边,闲聊起来。
我哑然失笑起来。不知这位店主是否觉得还有游人在缓行,而自己就已关门是过于早了,还是关门到一半,忽然想起还有几句很重要的话没来得及和自己的朋友说,又或者他刻意的留着这一扇门不关,等待着家中晚归的亲人,又又或者他想要在这夜色中消散一下积聚了一天的暑气,想要清凉一下……总之,种种无端的猜测都使我觉得眼前的山塘带上了浓郁的质朴色彩。
就如同白天在街上所见的那些展示古老手艺的民间艺人,那些绵甜的龙须糖,那些花色鲜艳的梅花糕,梨花糖,那些捏着线便能使山狸发出清音的艺人,都使我觉得,眼前的山塘街同他们,是浑然一体的。因为他们的存在,而使这个穿越了千年的七里山塘,幽静的小路 昏黄的路灯 古老的建筑..仍可继续穿越下去,仍是值得一入再入三入的……
http://image.poco.cn/mypoco/myphoto/20070607/3694841720070607012321036_640.jpg
——北极九段原创,禁止转载
2008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