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梅雨☆江南

标签:
爱在中国行天气梅雨江南雨杏花 |
分类: 感悟随笔 |
每年进入六月,江南也就渐渐地步入了雨水充沛的梅雨季节。为何称为“梅雨”呢?是因为初夏,江淮流域一带会出现一段持续时间较长的阴雨天气。此时,物品极易发霉,故最早时称为“霉雨”;这段时间又恰逢梅子黄熟之时,后来便改称作“梅雨”或“黄梅雨”。六月,清凉、连绵不绝的春雨逐渐向潮湿、行踪诡秘的雷阵雨过渡。这时的雨水经常会突然降临,往往是出门时晴空万里,转眼间就暴雨倾盆。这个时期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阴雨不断,几乎每天都会下雨,到处都湿漉漉的,处处弥漫着潮乎乎的味道。
杭州位于长江以南,地理位置被列入江南的范畴,也得经过较长时期的梅雨期。今年杭州的梅雨与往年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入梅之初,没有像往年一样出现连日的暴雨,只是零星地下着小雨;没有以往的闷热潮湿,气温非但没有升高反而呈现下降的势头,昼夜的温差较大,雨丝飘下,微风吹起,竟然让人感觉到丝丝的寒意;历年来梅雨期间多响雷,而今年的梅雨期却是常现闪电,没有雷声,这样的“冷梅”实属罕见,诸多指数都一反常态,因此气象专家称今年的梅雨为——“非典”型梅雨。这样的天气,让人体感觉舒适,雨水冲洗了天空中的灰尘,空气质量变得异常优秀,使人能够呼吸到久违了的清新空气。
入梅后的杭州,雨水开始淋漓不断。从小生长在北国的我,未接触江南之时,只是从唐诗宋词中感受着江南的雨,细、疏、柔、轻、如烟似雾,轻如薄纱。赏读着文人墨客笔下描写出的江南雨,思绪也随着诗行飞扬,温软细腻的江南让长在北方的我神往,那杏花春雨笼罩下的江南也时时出现在梦中。
记忆中有关江南雨的文章,大多都和江南的女子联系在一起。被雨雾包裹着的古色古香的亭台楼榭,水珠飞溅的漏花廊檐,黛瓦粉墙的仿古建筑,涟漪圈圈的小河,长满青苔的拱桥,幽深光亮的青石板铺筑的小巷中,传来“笃笃”鞋跟扣击地面的音律,娉娉袅袅的走出一位撑着油纸伞的江南女子,竹制的伞骨,朴实淡雅的伞面,被一只修长白晰的手轻盈地握着,这握住的不仅仅是伞柄,还有那不经意勾勒出的浓浓的怀古情节。这位长发披肩、素裙曳地的女子,优雅地缓缓行走在细若琴弦的雨中,渐行渐远,顺滑的青丝和瘦削的肩头,不经意间被飘飞的雨丝打湿了,紧紧地贴着肌肤,不仅没显出狼狈反而愈发楚楚动人,让人不由地滋生出一分怜惜,心灵也因这濡湿变得温润鲜活起来,这时方才明白,这温和的江南雨早已成为心头挥之不去的一抹柔弦。
http://image.guaweb.com/artimages/0306/a00095169.jpg
来到杭州工作生活后才知道,江南的雨除了有轻柔温软的一面外,那轻轻飘下,看似柔弱无骨的丝丝小雨,也会在霎那间转化为酣畅淋漓的暴风骤雨。蚕豆粒般大小的雨点重重地落在地面上,溅起水花朵朵,像脱缰的马狂奔时四蹄踩踏而出的。天空如裂开了一条宽缝,雨水倾倒而下,如瓢泼似开闸泄洪,急促的雨点敲击着万物,击打出一曲激昂蓬勃向上,振奋人心的旋律,让人感受到的不再是婉约似水的悠悠丝竹乐,而是一种大气雄浑的交响乐,这扣人心弦的乐曲,充斥在富有诗意、灵性的空间,让人感受到一种别样的韵致。隔着重重的雨幕远望,模糊一片,多少楼台隐在烟雨中,多少景致藏在雨雾里。房屋、路人、树林、山峦,隐隐绰绰,朦朦胧胧,宛若一幅幅抽象的写意画。只看见色彩在流动,在幻化。这豪放的江南雨,不请自来,率性而为,将浸润在花香中的江南,挥笔描绘成一幅烟柳舞袂,荷塘开颐图,整个杭州城被雨水浸透,像是刚过了个热闹的泼水节。看着这来势凶猛、声势浩大的暴雨,此时的我真难以相信,这就是那个从丝竹乐里、吴侬软语中走出来的江南?!
无论温柔还是激越,沉闷火热的夏天,也确实因为有了这样的雨季,而变得生动、有趣和多情了起来。
忙碌而又枯燥无味的生活,需要雨的润泽;世俗的尘埃,需要雨水的涤荡。儿时的映象中,家乡的雨水少,一般以雷阵雨居多,一阵猛烈的泼洒后,即刻就雨雾散尽,拨云见日了。我不喜欢雨天,但是喜欢雨后的凉爽和清新的空气以及澄澈的蓝天。雨过天晴后,天空总是蓝湛湛的,那一碧如洗的空中时常会架起一座七彩的虹,那飞架南北的彩虹桥是那么美丽、那么迷人。看到彩虹时欣喜的眼神,也会因沾了雨水而变得愈发明亮。那时的我喜欢穿着鞋子故意去踩路面水洼中的积水,伴随着被踩起而飞速旋转坠落在衣裙上的水花,大笑着跑向远方,身后只留下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
如今,在多雨的江南,偶尔会在细密的小雨中,撑着伞,在静幽的北山路、苏堤上,沿着临湖的道路,让自己慢慢地、随意地走走,随便地看看。喜欢被雨水冲刷过的树叶和花卉,喜欢被雨水淋洗后的景物。就这么安静地踱着碎步,随心地观赏着,享受着雨中片刻的静谧与沁凉,让这如丝的雨滋润自己那颗日渐干枯的心灵,将自己置身于雨中,去感受不带一丝杂质的闲暇,去细细地品味那“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美妙意境!
下雨给出行造成不便,所以雨夜也显得格外安静。窗外的屋檐下“嘀嗒”着雨水声,屋内是一盏柔和的台灯,放一曲喜爱的音乐,动听的乐音随雨声起伏流淌,或静坐在书桌旁,或斜倚着床头,和着雨声,随性地阅读着书籍,可以是优美的散文,可以是哲思的短文,也可以是精品的诗歌,或诵读着零散的警句,这些内容像窗外的雨珠,散乱地入眼,经大脑整理加工后,变成感性的文字,再次细心地回味时,时常会有所悟,从而让自己受益。喜欢在静夜里读书的感觉,无人打扰、自由自在、淡然祥和,喜欢沉浸在宁静、轻松、超然的意境中……
伴随着“叮咚”的雨声,抛开世俗的烦恼,静心欣赏多情诗人“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雅性;感受那几百年前“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苍凉;感触婉约派女词人“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的惜春自怜自叹的心境……让思绪在雨中静静的徘徊、四处地游荡,沉醉在自己编织的如雨丝般的美梦中……
在杭州工作生活了几年,喜欢江南的温润,浪漫与多情,可依然不喜欢下雨的日子,但已慢慢地适应了江南漫长闷热的夏季,还在努力地习惯盛夏的酷热,和接受雨水无绝期的梅雨季节。既然无法改变雨多的事实,那就尝试着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想法,毕竟生活仍在雨季里继续着,日历还在阴雨中一天天翻过。顺利走过雨季,就会被阳光包围。
正写着这既让我爱又让我忧的梅雨时,窗外,这柔柔的雨丝又开始轻盈地漫天飞舞了……